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9021. (2022•经开区•七上期末)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科技显辉煌】
材料一:
德优题库
陈列在医圣祠内的宋版《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分析判断病人的证候,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疫情,由《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融合而成的清肺排毒汤在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材料一中的《伤寒杂病论》是谁的代表著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书中“辨证论治”的思想与我国哪一思想学派的观念相似?《伤寒杂病论》为我们抗击新冠疫情有何借鉴意义?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摘自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
(2)根据材料二,概括《齐民要术》所反映的农业思想。这体现出贾思勰怎样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著作的历史地位。
【艺术放光彩】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材料三中图A所示书法作品有着怎样的美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材料三中的图B是顾恺之的代表作品,请简析这幅人物画。
【感悟传文明】
材料四:
德优题库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2年5月27日)(4)材料四中的石窟艺术反映了哪一宗教的盛行?这两座石窟都是在什么时期开凿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说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石窟艺术?
共享时间:2022-02-14 难度:4
[考点]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
[答案]
(1)人物:张仲景;学派:道家学派;意义:《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提出“治未病”的理论,为我们抗击新冠疫情提供借鉴。(2)农业思想: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天时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凭主观违反客观规律,则劳而无获。精神:实事求是,顺应农时;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3)美誉:天下第一行书。原因: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简析:《女史箴图》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4)宗教:佛教;时期:南北朝时期;如何保护: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解析]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代表著作,指出书中“辨证论治”的思想与我国道家学派的观念相似,提出“治未病”的理论。
2)根据材料二“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量地利。任情返道。”可知,顺应天时地利,凭主观违反客观规律。这体现出贾思勰实事求是。据所学知识可知。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图A所示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东晋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是: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女史箴图》线条优美活泼,富有个性。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的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我们保护石窟艺术应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故答案为:
1)人物:张仲景;学派:道家学派,提出“治未病”的理论。
2)农业思想: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天时地利,凭主观违反客观规律。精神:实事求是;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美誉:天下第一行书。原因: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人物传神。
4)宗教:佛教;时期:南北朝时期。
[点评]
本题考查了"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30362. (2023•西安八十三中•七上期末)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多面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科技文化成就璀璨】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  科学家        
他治学严谨,运用刘徽的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他的该项成果领先了世界近千年。
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这幅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 德优题库
图B  书法作品        
(1)写出材料一中图A所示科学家的姓名和图B所示书法作品的名称。
【经济生活区域发展】
材料二 正因时局的动荡,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江南之地,汉时火耕水耨,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其有利于增进文化交流。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2)依据材料二,简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答出三点即可)
【民族交融  文明传承】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被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在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
共享时间:2024-02-22 难度:4 相似度:1.5
30997. (2024•高新一中•九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       ”,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政局,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        的政策;图 B 人物撰写的《       》,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人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材料二:在谈到如何治国时,唐太宗着重指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以唐太宗为首的执政集团确定了两条政治原则:一是要维护唐朝的长治久安,必须改变隋朝那种“竭泽而渔”的统治办法,剥削征敛一定要保持在“人力不竭”的限度内;二是“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从而明确了国以民为本的核心问题是衣食问题,生产问题。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治国理政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3)《尚书》强调:“民惟(为)邦本,本固邦宁”。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7-21 难度:5 相似度:0.45

fj@dyw.com

2022-02-14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8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