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8747. (2023•临潼区•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而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有能力、有才华的官吏充实到官府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谢兰荣《中外教育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隋唐时期创立了什么制度?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概括该制度创立的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材料二: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
①材料二中“首先是在学术上”的发明到宋朝有哪方面的改进?“在航行方面”的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交子”发行初期,由于发行额、流通时间和地区都有一定的限制,并有定额的发行准备金能够兑现,因此使用情况尚好,对商业往来起了有益的作用。……纸币的产生和应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德优题库?
②材料三中的纸币最早出现在哪个地区?其有怎样的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三回答纸币的产生给宋朝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采用了什么新制度?从创新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7-26 难度:5
[考点]
三省六部制,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答案]
(1)制度:科举制。标志: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①改进: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原因:宋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有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氛围宽松;政府重视;对前代科技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等。②地区:四川。历史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变化:对商业往来起到有益的作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3)新制度:行省制度。认识: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推动力;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
[解析]
1)制度: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改进:隋唐雕版印刷术费工费时费料,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又省时,“在航行方面”的发明产生的影响是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文化氛围宽松;对前代科技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等。
地区:根据所学可知,北宋前期。历史地位:根据所学可知。变化:根据材料“发行初期、流通时间和地区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使用情况尚好。……纸币的产生和应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新制度:根据所学,元朝设置了四川,在行省之下、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采用了行省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制度:科举制。标志: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改进: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文化氛围宽松;对前代科技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等。
地区:四川。历史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新制度:行省制度。认识: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30447. (2023•汇知中学•七下期末)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印刷业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提高,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政府把出版书籍看作是振兴文教、巩固统治和宣扬国力的一项措施:国子监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刊印书籍质量精良,不以营利为目的,只收纸墨工本费。宋朝还有大量民间书坊和书店,出版的书籍种类多,数量大,但因节约成本,质量不如政府所印。
——摘编自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填“A”;违背材料一所表达意思的,请填“B”;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填“O”。
①活字印刷术出现在宋朝。        
②宋朝政府重视书籍的印刷和出版。        
③活字印刷成为宋朝印制书籍的主要方式。        
④宋朝民间刻印的书籍质量好于政府印制。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如图):
德优题库?
①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材料二中的哪一图示能够印证此说法?指南针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它传入欧洲后,发挥了什么作用?
②材料二中的“泥活字版(模型)”可以印证哪一科技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说一说这一科技发明的意义。
材料三: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中国文明)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3)依据材料三,概括宫崎市定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3-07-13 难度:2 相似度:1.33
26451. (2023•陕西省•真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和图B中共同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4世纪初,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中国许多重大发明都是由他们传入欧洲的。
材料二:(南宋)由于北方沦陷,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因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南宋对外贸易的繁盛超过了北宋,形成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据记载,当时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多达五十多个。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对外贸易 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23-06-20 难度:3 相似度:1.33
30826. (2015•七十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是各封建王朝设立科目,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材料二  科举制度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的表现。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的影响是广泛的。对外而言,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发展。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1)科举制度最早开始创立是在什么时候?并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基本特征和选官原则分别是什么?
(2)科举制度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并指出在唐朝时期,对完善科举制起着关键作用的几位皇帝。
(3)结合“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请你说说如何评价科举制度?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怎样的借鉴作用。
(4)结合材料二说一说科举制什么被称为“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1 相似度:1.17
30313. (2022•西安八十五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1)材料一所述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兴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十科举荐人才……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2)材料二所述的这种选官方式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种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意义。
材针三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品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责观遣风”,郭泳若称赞地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作出的贡献。
材料四 科举制度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的表现,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的影响是广泛的,对外而言,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发展。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4)依据材料四,指出科举制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共享时间:2023-06-13 难度:1 相似度:1.17
29261. (2023•理工大附中•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的表现。分析这些进展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度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德优题库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考试改革与发展对其文明发展的作用。请从图中任选一种科技发明,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传播路线及影响。
材料三: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约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约80:19
经济重心的转移孕育了少数民族经济新契机,为北宋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南方地区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不再排斥民众的经商活动,同时北宋纸币相继顺延至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东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颠覆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往的朴素物物交换的贸易模式。
——摘编自高欣《北宋经济重心转移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②指出表格中反映出的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3)列举出你知道的宋代词人。综上所述,谈谈你从唐宋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得到哪些启示?
共享时间:2023-07-24 难度:5 相似度:1.1
28080. (2024•铁一中学•七下期中) 从身边的生活中探寻历史,可以拉近生活与历史的距离,同学们以“探寻身边的历史”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参观遗迹】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唐朝时考取进士是极荣誉的事。录取后,皇帝在曲江池赐宴。宴会之后全体新科进士登上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在塔壁题名留念。
?(1)与《雁塔进士题名贴》有关的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对这一制度有何发展?并简述该制度的影响。
【品读诗歌】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忆昔》中所描绘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无家别》一诗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唐朝由“开元全盛日”变为“世乱各东西”的历史事件。
【解读地图】
材料三:
宋朝政府十分重视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明州等地设立市舶司为外贸管理机构。中国在东南亚和阿拉伯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开辟了“茶叶之路”“瓷器之路”以及丝绸和香料的“香丝之路”等海上通道。
——摘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赏析邮票】
材料四:
德优题库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4)结合所学知识,为图A人物写一段解说词。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共享时间:2024-05-28 难度:3 相似度:1
26122. (2024•高新一中•五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器物的铸造技术采用了“       ”(技术),其铭文记述了武王伐纣的过程;宋代战争中,大量使用爆炸性武器,元朝用金属做筒,发明了图B中的        (武器);图C所示书籍意在表达“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理念,对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阿拉伯人改造了        (国家) 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阿拉伯数字,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材料二: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要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说明宋元时期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并概括宋元科技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4-11 难度:4 相似度:1
30776. (2017•西北大附中•七下期中) 唐、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①和③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并列举这两个国家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各一例。
材料二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2)根据材料二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材料四
宋朝历史情况简表
朝代或作品历史情况或内容
陆游《杂赋》“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宋朝初期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宋朝时期“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4)材料反映我国宋朝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怎样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共享时间:2017-05-21 难度:4 相似度:0.83
29889. (2023•高新一中•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材料二: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到:“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材料一图A中的朝代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        (字体),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这一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        (人物)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由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8世纪传到阿拉伯时我国处于        (朝代)。图C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由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        
(2)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怎样的重要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宋元科技繁荣的原因。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5-24 难度:5 相似度:0.73
29121. (2023•西光中学•九上二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是公元1111年北宋形势图,在北宋疆域的北部出现了两个和北宋并立的政权: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①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两宋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突出,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期的匠人        发明的,13世纪时,这一技术传入朝鲜、日本,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图B人物与司马迁被后人称为“史学双司马”,他主持编写了        ,这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材料二: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约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约81:19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2)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共享时间:2023-12-24 难度:5 相似度:0.66
29044. (2019•高新三中•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来,历朝的相权在原则上是不可以独自占有的,秦朝和西汉初期,虽然只设一相制,但是有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权。共同辅佐皇帝,以后汉代有三公制,于是相权便一分为三,从此一人独专相权便被多人共有相权的历史趋势所代替。并被历朝所沿袭,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了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郎等。隋唐有三省制,三省长官官阶都为宰相,共议国政,几经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宰相群体。
--摘编自瑰晓巍、钟卫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材料三: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1)材料一中“世官制”逐步走向衰亡是在       时期,图中A、B字母处应填的相应内容分别是              ,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选拔标准逐步趋向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率相制度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
②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难以保持持久威慑力的主要原因。
我选做:       
(3)2017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8年党风廉政和反腐工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议。
共享时间:2019-03-21 难度:5 相似度:0.66
18720. (2018•永春三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原因,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情景,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府败落的描绘,称之为“末世”;而龚自珍在他的文章中则叫作“衰世”,他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表示不满:“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族的致命伤”是什么。结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说明当时清政府不明白“民族致命伤”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龚自珍所处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并从政治制度层面概括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归纳英国商品滞销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为解决此问题英国的对策。
共享时间:2018-07-09 难度:4 相似度:0.5
28231. (2023••七下期中)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材料二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材料三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四  科举制度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的表现。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的影响是广泛的。对外而言,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和发展。美国汉学家卜德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1)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方法是什么制度?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想一想这种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她”指谁?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她”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说一说科举制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共享时间:2023-05-28 难度:3 相似度:0.5
30825. (2015•七十中•七下期中)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德优题库
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分别是①       ;②       ;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2)请用与①②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3)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
(4)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你得到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3 相似度:0.5
29431. (2020•师大附中•七下二月)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上有一制度使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材料二: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材料三: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选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制度始创于哪一朝代?概括该制度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科举制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重大改革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演变的实质。
共享时间:2020-06-24 难度:3 相似度:0.5

le@dyw.com

2023-07-26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20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