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1839. (2024•阎良区•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世界贸易总额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增长,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继英国之后,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对外贸易已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因素。……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崛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1)简述材料一图中ABCD四条航线开辟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0~1913年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英国在一战中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国民财富,战前美国欠英国30亿美元,战后英国倒欠美国44亿美元;法国物质财富损失达2200亿法郎,欠美国近40亿美元,英法和美国债权国债务国的关系完全颠倒起来。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的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二战后整个欧洲资本势力的衰退已使欧洲面临严峻的挑战。促成美欧战后经济密切合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扶植西欧抗衡苏联、美国经济发展需要欧洲市场等因素都是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在杜鲁门政府“马歇尔计划”实施中,美欧经济合作进入“黄金时代”。……到1949年,西欧工业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平,西欧各国相继进入持续增长的繁荣时代。美援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为建立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区域联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等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中的英国与法国属于哪一军事集团?概括一战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具体表现。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②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哪一历史事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紧密联系?分析二战后美国与西欧经济合作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并简述二战后美国与西欧经济合作的结果。
(3)列举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主要职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15 难度:5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案]
(1)哥伦布发现美洲、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首次环球航行。世界贸易规模有了显著的扩大;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出口,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2)①协约国集团。英法等国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世界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②经济大危机。美国扶植西欧抗衡苏联、美国经济发展需要欧洲市场。促进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从政治上控制西欧,巩固西欧资本主义秩序;促进西欧国家间的联合及经济一体化;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加强了欧美经济联系与合作;随着西欧经济实力增长,冲击两极格局。(3)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国际力量的对比变化影响世界格局变化,国际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不公正、不合理的世界格局不可能长期存在等。
[解析]
1)材料一图中ABCD四条航线分别是哥伦布发现美洲、迪亚士发现好望角、麦哲伦船队完成首次环球航行;根据材料材料“继英国之后,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2根据材料二“英国在一战中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国民财富,战前美国欠英国30亿美元;法国物质财富损失达2200亿法郎,英法和美国债权国债务国的关系完全颠倒起来,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的45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英镑地位开始下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具体表现是英法等国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
根据材料二“二战后整个欧洲资本势力的衰退已使欧洲面临严峻的挑战。促成美欧战后经济密切合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经济发展需要欧洲市场等因素都是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杜鲁门政府‘马歇尔计划’实施中。……到1949年,西欧各国相继进入持续增长的繁荣时代,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大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紧密联系、美国经济发展需要欧洲市场;美国从政治上控制西欧;促进西欧国家间的联合及经济一体化;加强了欧美经济联系与合作,冲击两极格局。
3)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有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世界格局不可能长期存在等。
故答案为:
1)哥伦布发现美洲、迪亚士发现好望角、麦哲伦船队完成首次环球航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出口。
2协约国集团。英法等国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
经济大危机。美国扶植西欧抗衡苏联。促进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西欧资本主义秩序;促进美国经济发展;随着西欧经济实力增长。
3)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国际力量的对比变化影响世界格局变化;不公正。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建立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世界格局多极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6218. (2024•师大附中•一模) 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原先基本上闭关自守、少有交往的各个地区和民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日益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从此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全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支配影响下,不断发展,不断前进。
——王斯德《世界通史》(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归纳该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到19世纪50至7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快取得在国际上的工业垄断地位,并以出口机器和多种产品而成为“世界工厂”。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种交通工具的出现加强了生产和市场的联系并促进了英国这一地位的形成的?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依据材料三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四:今天的世界,各国经济已高度相互依赖,反全球化会遇到更大的阻力。人类经济交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
——摘自《学习强国》(4)综合以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2024-04-15 难度:3 相似度:1.18
28836. (2023•高新一中•九上期末)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体的世界】
材料一:
15-19世纪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变化简表(单位:百万)
地区
时间
非洲拉丁美洲全球
1400年6036425
1600年10410545
1800年9219900
图A
19世纪以前,亚洲(除印度外)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还是独立的,与欧洲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联系。然而,到19世纪晚期,整个非洲几乎都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亚洲的政治和经济也被欧洲所控制。到下个世纪时,欧洲的优势地位已经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
——摘编自【美】唐纳?德、卡根等《西方的遗声》
(1)结合所学指出图A人口变化及原因。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
【割裂的世界】
材料二:
德优题库 美国的霸权与冷战紧密相关。……美国通过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美日安保条约等条约而建立起以自己为首的西方的安全机制……在全球化环境中美国的霸权有增有减。随着冷战的发展,美国在其西方盟国中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了。但从全球层面看,美国能对世界体系中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产生比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大得多的影响,比如制订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因此美国的霸权……反而相对地增强了。
——摘编自叶江《冷战、美国霸权与全球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图B中西欧经济扩张呈现出哪些特点。如何理解美国霸权“有增有减”的含义?分析美国的霸权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多元的世界】
材料三:
德优题库 世界经济已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不断扩大同其他集团的联系,加深着集团间犬牙交错关系和相互渗透,而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主要作用,他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资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3)图C所示的国际组织的职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组织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完善全球治理的时代命题。二十国集团应该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确保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发展。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4)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同时也面临困境和挑战。综上所述,谈一谈中国应如何推动构建“平衡普惠”的全球治理体系。
共享时间:2024-02-27 难度:5 相似度:1.03
26051. (2024•铁一中学•四模)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针对第一种模式,列举一例九年级历史所学的重大事件,并分析其影响。(材料一及问题涉及的事例除外)
②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针对第二种模式,列举一例九年级历史所学的重大事件,并分析其影响。(材料一及问题涉及的事例除外)
(3)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地区冲突、气候危机、恐怖袭击等正在对人类文明构成威胁,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此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气候危机出现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的理解。
共享时间:2024-04-25 难度:4 相似度:1.03
26172. (2024•师大附中•二模)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被一名塞尔维亚族青年刺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英国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利用战争带来的天赐良机,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市场。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1)写出图A事件发生的年份。依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国际格局带来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为调整其在世界各地的关系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知识卡片
会议名称:26国华盛顿会议
召开时间:1942年1月1日
地点:美国首都华盛顿
参会国家:美、英、苏、中四大国领衔的26个国家
重要文件:       
内容节录: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图B
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它孕育于反法西斯战争年代,是在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美国对于组建联合国特别积极,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以维护世界和平,也都同意组建联合国。联合国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心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2)填写图B中画横线处文件名称。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成立的有利条件,并分析联合国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你认为世界各国该如何建立合作共赢关系?
共享时间:2024-04-08 难度:3 相似度:1.03
26153. (2024•庆安中学•一模)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中航海路线D的主要开辟者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船队的主要成就。
材料二: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强行在拉丁美洲和亚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逐渐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据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请写出材料三所示两大国际组织的名称。它们有何共同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现代人类社会面对的全球性风险挑战可能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共享时间:2024-03-20 难度:3 相似度:1.03
26247. (2024•滨河中学•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5世纪以来②航线被发现后,欧洲国家攫取大量土地建立起棉花种植园,逐渐形成世界原棉产地。③航线到达印度,葡萄牙与印度建立正式贸易联系、印度的棉花和纺织技术得以传入欧洲。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购买棉纺织品带回欧洲消费,或运往非洲购买奴隶运到美洲种植。
——摘自《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1)结合所学知识,推出开辟③航线的航海家。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和世界带来的影响。依据材料一,概括15-17世纪棉花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德优题库 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以19世纪30年代的电磁理论的建立为发端,是使“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相互关系发生根本改变的一个转折期。
——高创平《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2)依据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1850年-1900年能源消费量演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使,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相互关系发生根本改变的转折期。分析第二次技术革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德优题库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向前的动力,向后的阻力”均有了新发展。一方面,以信息革命为先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奏响了世界互联互通的新乐曲,各种新技术、新制度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美国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单边主义,经济全球化遭遇巨大阻力。当然,经济全球化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继续向前发展。
——《经济全球化发展历史阶段特征及规律》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C组织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依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新发展的表现。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4-12 难度:3 相似度:1.03
26093. (2024•交大附中•一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说出图A中④航线的航海家,并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概括材料一文字部分所表达的观点;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史实(两例)说明这一观点。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技术装备都已陈旧落后,因此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当缓慢。而19世纪末,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实现了转型,转型产生的一大成效是:以大学为基地的研究所与工业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的工业生产力,成为国家力量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迅速地改变着全球的经济力量对比。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到1962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国已由25个发展到105个,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在初期,其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老殖民主义,以后逐渐转向新殖民主义。进入70年代后,不结盟运动又发展为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另外,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反映出不结盟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的愿望。
——摘编自王助民《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3)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
①依据材料二指出“全球的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改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改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②依据材料三、概括不结盟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4)指出当今协调世界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假如该组织将召开以应对当今挑战为主题的会议,请你围绕“十字路口的抉择”为该会议拟一条标语,并对标语作简要阐释。
共享时间:2024-03-05 难度:3 相似度:0.96
26171. (2024•师大附中•二模)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驱动世界发展的全球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初建联系】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  麦哲伦
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有一个海峡。我对此深信不疑……请给我一支舰队,我将告诉你们海峡在哪,并且我要从东到西环绕整个地球一周。
人们歌颂麦哲伦的历史功勋在于他的环航成功,为欧洲殖民主义者所进行的资本原始积累开拓了新的领域,而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加速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的解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程。所以麦哲伦是有功于人类历史的人物。这个命题本身便包含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既是殖民主义就有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区别,怎么能够要求被侵略者也在人类这一称号之下去歌颂殖民主义侵略者有功呢?
——严中平《论麦哲伦》(1)依据图A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条件。并根据材料一,简要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利弊共存】
材料二
德优题库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的高速发展,而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列强去加强殖民扩张,因之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更多的亚、非及拉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这样一来,世界就联结成一个在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密切联系的整体。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2)依据材料二图B,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垄断组织的形成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
【机遇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大事记(节选)
1969年 互联网诞生,8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
1989年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990年 两德统一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 欧盟成立
1995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经济全球化与科技、技术的进步相互作用,使人类步入了信息社会,有助于全球性市场的发展,给予发展中国家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本、市场和其他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甚至将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3)依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中国方案】
材料四  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一些西方国家及其民众将自身面临的问题归结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一时间逆全球化声音甚嚣尘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愈演愈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的同时,突破了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旧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利益格局,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合作共赢方向发展,开辟了经济全球化新境界,这无疑得益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丝路精神”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的精神动力》(《人民日报》2019.01.17)(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的难题。并分析中国的解决方案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贡献。
共享时间:2024-04-08 难度:3 相似度:0.96
26644. (2024•铁一中学•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00年后欧洲经济开始复苏,此后其发展趋势通常是向上的。当时,欧洲人口大约增长了50%,人口的激增促使人们努力改进农业技术以支持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的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欧洲经济对国际贸易的适应程度开始远远超过东方较为自给自足的各帝国的经济。……人口压力加上国家和城市国家之间的竞争,驱动着商人们去寻找新的产地、路线和市场,这一需要最终促使欧洲人航行于各大洋,使欧洲商人遍布每一个港口。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1400年后欧洲经济向上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航行于各大洋的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机器以及追求高效生产的管理者们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社会在经济方面超越了农业社会,工业产品普遍提高了物质生活的水平。18世纪晚期,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传播到西欧和北美,到19世纪晚期,俄罗斯、日本也开展了工业革命。
面对经济瘫痪,1921年春天,列宁决定实行与战时共产主义完全相反的政策,暂时恢复了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和一些私人企业。大的工厂、银行和交通运输设施仍由国家控制,但是政府把小企业转交给私人所有。政府也允许农民以自由市场价格出售他们的剩余产品。……经济不稳定在1929年的大萧条时达到顶点,美国政府大胆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促使经济再膨胀,缓解大萧条引发的痛苦,这些措施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和农业补贴、保证最低工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等。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各一例)。并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②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和美国面对经济问题分别采取的对策是什么?并指出其各自影响。
(3)指出二战后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组织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各国应当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本国经济?
共享时间:2024-06-05 难度:4 相似度:0.93
26108. (2024•铁一中学•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A 15-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图
德优题库
图B 1913-1920年欧洲部分国家的总人口(单位:百万人)
国家 1913年 1920年
俄国 175.1 126.6
德国 66.9 42.8
奥匈帝国 52.1 -
法国 39.7 39.0
英国 45.6 44.4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图A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历史原因。分析人口迁移给相关地区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对图B人口数据变化加以说明。
材料二 图A
①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②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③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
④1942年1月,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的增长极为迅速。1965年,全球国际移民只有750万人,1990年增至1.54亿、2000年增至1.75亿,2005年增至1.95亿,2010年增至2.14亿。数据显示,2013年,按地区发展水平划分,近59%的移民居住在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的国际移民占世界移民总数的41%。
——摘编自张秀明、密素敏《国际移民的最新发展及其特点》
(2)选取材料二图A中的任意一个事件(用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影响。依据图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三 当下全球人口结构变迁呈现出区域间人口增速差异明显、人口老龄化加速、生育率趋于下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口素质稳步提高但国家间差异性大、国际人口迁移仍为主流、人口族裔构成多样化、预期寿命持续延长等特征。
——摘自陆杰华《全球人口结构的变迁趋势及其经济社会影响》(3)依据材料三,指出全球人口结构变迁呈现的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各国应如何正确应对人口结构变化问题。
共享时间:2024-04-05 难度:3 相似度:0.79
28628. (2019•师大附中•仿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摘自《世界通史》(1)材料一中的“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试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世界意义。
材料二: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52 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成“欧洲煤钢联营”。1958 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1967 年,这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86 年其成员国扩大到 12 个。1993 年,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1995 年欧盟成员国增加到 15 个,2004 年进一步增至 25 个。2007 年它已经拥有 27 个成员国。
(2)结合材料二分析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如图
德优题库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四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种种挑战:人口膨胀使我们生存的空间愈显狭小;环境恶化削弱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危及可持续发展;毒品、传染病、恐怖主义吞噬着每一个靠近它的人……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共同问题?请你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共享时间:2019-05-31 难度:4 相似度:0.79
19170. (2012•陕西省•真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因素。
(2)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
(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三种“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共享时间:2013-11-28 难度:4 相似度:0.79
18739. (2018•宁化县第五中学•模拟) 世界中心的转移往往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九年级(1)班同学以“世界中心的转移”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天朝上国的迷梦】
材料一:

(1)概括材料一中乾隆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的主导下。清朝对外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图二判断同一时期英国在经济上发生了什么变革?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欧洲中心论的兴起】
材料二: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霍布斯鲍姆的论断和欧洲中心论者“欧洲世纪”预言的看法。
【21世纪世界中心将在何方】
材料三: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股股崭新的力量”的含义。
材料四:东亚要成为世界中心,就需要从总体上超过欧洲的实力和影响力,而东亚未来超越欧洲主要须依靠中国的崛起…中国优先发展经济的崛起战略,决定了世界中心向东亚转移进程中的战略竞争首先体现在经济领域,而后会进入军事领域,进入思想领域会更晚一些。世界中心一定是对全世界的思想有巨大影响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国家不仅具有世界级的物质力量,还具有世界级的文化力量,特别是思想力量。
﹣﹣阎学通(世界中心在21世纪向何处转移?》
(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地区要成为世界中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共享时间:2018-06-21 难度:5 相似度:0.79
28538. (2018•高新三中•九上二月) 世界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转移和发展扩 大的进程,不同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先后在经济上主导过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可以看出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不断扩大产品精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务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详枪洋地,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创了“全球化”?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材料二:工业革命世界工厂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历史事件,并指出20世纪中期以前成为“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后,世界形成了什么局面?
材料三:1820-1840 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 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 1840 1860年,分别为3.5%和4.8%,1860一1870年,分别为2 9%和5.53%.……19世纪中期机蓄纺织品……成为19 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草、矿严原料逐多取代了茶叶、查科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有哪些特征?试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权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4)根据材料四,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综上所述,从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共享时间:2018-12-24 难度:4 相似度:0.79
18721. (2018•永春三中•模拟) 经济全球化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又缠绕着荆棘和刺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材料三: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
﹣﹣《早期经济全球化》
材料四: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其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
﹣﹣《全球时代的美国》
材料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的唯一道路。对它的批评者来说,全球经济是难以驾驭的力量,这种力量使非常少的人获益而 使许多人贫穷。
﹣﹣《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其实现这一手段的政治、经济的前提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有什么特点?二战后,美国的什么措施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
(5)你同意材料五的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共享时间:2018-07-09 难度:5 相似度:0.69

qqy@dyw.com

2024-03-15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4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