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1.
(本题2分)
某同学在课堂学习笔记中记下“干栏式房屋、磨制石器、木结构水井”等关键词。据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2.
(本题2分)
孙中山评价如图人物:“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以下属于该传说人物成就的是( )
①在阪泉之战中取胜
②被称为神农氏
③会制造船只
④能建造宫室
3.
(本题2分)
《三字经》有云:“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段话反映的主题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
B.早期国家的产生
|
C.华夏认同观念的扩展
|
D.早期文明的起源
|
4.
(本题2分)
东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复杂多变的时期,以下属于该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
①社会动荡
②政治变革
③经济发展
④思想解放
5.
(本题2分)
春秋时期有一位诸侯国国君,励精图治,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促使齐国逐渐强盛。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这位诸侯国国君是( )
6.
(本题2分)
有学者曾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以下能体现孟子“正气”的句子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D.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
(本题2分)
统一是大势所趋,巩固统一是历代帝王的共同目标。以下属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是( )
①统一度量衡
②采用圆形五铢钱
③修筑标准的驰道
④修建长城抵御匈奴
8.
(本题2分)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朝“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对上述描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朝官僚队伍管理混乱
|
B.秦朝人口数量锐减
|
C.秦朝社会治安极差
|
D.秦朝法律严苛
|
9.
(本题2分)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大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往往代表一个典故。以下成语与秦朝灭亡直接相关的是( )
A.揭竿起义
B.楚河汉界
C.破釜沉舟
D.四面楚歌
10.
(本题2分)
他在漠北战役中与卫青一道抗击匈奴,汉武帝为表彰其赫赫战功为他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宅院府第,他却断然拒绝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11.
(本题2分)
观察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汉景帝的阳陵陶俑虽然都是陶俑,但有很大的区别。秦兵马俑的面部表情都很严肃,而汉代陶俑的表情比较柔和、安详。这说明“文景之治”时期( )
A.人民贪图享乐
|
B.人民生活奢侈
|
C.人民信奉道教
|
D.人民生活安定
|
12.
(本题2分)
创建太平道的张角,历经十多年传教,积攒了数十万信徒,在东汉末年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以下关于该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B.起义建立了新政权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起义推翻了东汉统治
13.
(本题2分)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标志着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事件是( )
A.西域都护的设置
|
B.班超出使西域
|
C.甘英出使大秦
|
D.张骞开辟丝绸之路
|
14.
(本题2分)
近期,治疗病毒的中药配方广泛推出,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以下关于秦汉时期中医药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华佗撰写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B.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并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
C.“医圣”扁鹊发明了“麻沸散”
D.“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最早出现于东汉
15.
(本题2分)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以下战役中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的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16.
(本题2分)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如图示意图所列政权中,于公元317年建立并定都建康的是( )
17.
(本题2分)
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势力强盛,王导把持政治,王敦致力于军事。司马睿举行登基大典时,还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说明( )
A.王导、王敦兄弟才能杰出
B.司马睿善于用人
C.世家大族影响朝政
D.东晋政权稳定
18.
(本题2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汉族南下成为当地的大姓氏族。而北方地区则由留守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形成新的华北地区的汉族,同样兴盛起来。这说明( )
A.民族交融促进社会进步
|
B.汉族是先进的民族
|
C.华夏认同观念扩展
|
D.少数民族纷纷内迁
|
19.
(本题2分)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写到麻、粟、豆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原先种植在北方,而当时在南方也种植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麻、粟、豆等农作物便于种植
B.北方人迁往江南地区
C.商品贸易的发展
D.农业技术的提高
20.
(本题2分)
中国古代文化成果丰硕,以下文化作品与其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贾思勰
|
B.《水经注》——王羲之
|
C.《齐民要术》——郦道元
|
D.《史记》——司马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