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共24分)
1.
(本题2分)
1835年,东印度公司高级职员林德赛致函英国外交大臣巴麦斯顿子爵,建议对中国发动战争,而且提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和所需的兵力及时间、路线等,这表明英国( )
A.打开中国市场是蓄谋已久的
B.打开中国市场受到商人的影响
C.是为了同中国进行平等贸易
D.将先进的工业技术推广到中国
2.
(本题2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这些行为表现了( )
A.中华民族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
D.清政府努力与世界融合
3.
(本题2分)
孙中山在1904年写道:“……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体现了孙中山正在形成的革命思想是( )
A.实业救国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
4.
(本题2分)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 )
A.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
B.打击封建军阀的紧迫性
|
C.实行战略转移的可能性
|
D.发起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
5.
(本题2分)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历史图片,下列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建立民国
|
B.第一次国共合作
|
C.护国战争
|
D.全民族抗战
|
6.
(本题2分)
如图是1935年创作的漫画《草地宿营》,画中环境虽然艰苦,但洋溢着一种革命乐观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勇气。该画作集中体现了( )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7.
(本题2分)
《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本杂志,1935年的二十四杂志中,有八期的漫画内容涉及日本帝国主义,到1936年,数目上升至十期。此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B.实业教国思潮开始兴起
|
C.“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
D.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
|
8.
(本题2分)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战犯谷寿夫判决书》指出:“(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同月二十一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京之期间内,……被害总数达三十万人以上。尸体遍地,惨绝人寰,其残酷之情状,尤非笔楮所忍形容。”该内容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
B.天京事变
|
C.九一八事变
|
D.南京大屠杀
|
9.
(本题2分)
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史论结合。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武汉会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第三次长沙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0.
(本题2分)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由此可见,这部著作( )
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D.推动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11.
(本题2分)
抗战期间,在晋冀鲁豫边区所属武乡、榆社、襄垣三县的598个村政委员会中,贫雇农占35.1%,中农占43%,富农占15.4%,开明地主占6.5%。这说明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 )
A.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
B.有效减轻人民负担
|
C.实行直接选举方式
|
D.保证党的统一领导
|
12.
(本题2分)
这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许多代表在大会发言中表示,我们党今天有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党今天有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这次会议就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