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共24分)
1.
(本题2分)
标语口号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些口号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土地改革
|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
2.
(本题2分)
在东线长津湖地区的一次战役中,已经负伤的杨根思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和鲜血实现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被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同时期的英雄人物还有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的英雄事迹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抗美援朝时期
|
3.
(本题2分)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对这次土地改革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在农村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4.
(本题2分)
1961年4月,西藏各地乡一级基层普选开始,百万翻身农奴开始行使从来没有过的民主权利。1965年8月,西藏乡县选举工作完成,大约92%的藏区建立起了以翻身农奴和奴隶为主的基层政权。这体现的原则是( )
A.信仰自由
B.依法治国
C.人民民主
D.改革开放
5.
(本题2分)
1956年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这一结论是基于三大改造( )
A.恢复了国民经济
B.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绝对优势
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加快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步伐
6.
(本题2分)
如图时间轴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这些理论成果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理论成果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7.
(本题2分)
20世纪80年代初,如图所示歌曲风靡大江南北,唱遍大街小巷,唱出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人们的感受源于(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
B.小康社会的建成
|
C.改革开放的实行
|
D.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
8.
(本题2分)
我国已经坚持了30多年全国对口援藏援疆,为大凉山深处几十名彝族孩子专门铺就上学路,为云南怒江7000余名独龙族群众开辟独龙江公路,等等。这些举措旨在( )
A.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
|
B.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
C.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D.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9.
(本题2分)
某班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编制了如图所示的大事年表。该项目聚焦的主题应该是(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08年12月,海峡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 2015年11月,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 |
?
A.交通运输的改进
B.改革开放的进程
C.两岸的经贸关系
D.祖国的统一大业
10.
(本题2分)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亲自领导、设计和推动改革,开辟中国特色的改革强军之路,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格局一新”是指( )
A.战略支援部队组建
B.成立五大战区
C.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D.重塑领导指挥体系
11.
(本题2分)
2023年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建立外交关系。至此,我国同182个国家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了友好关系。这体现了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谋求全球伙伴关系
|
B.“求同存异”方针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
12.
(本题2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为中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科技成就是( )
A.探月工程
B.“两弹一星”
C.高铁技术
D.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