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小题共60分)
1.
(本题3分)
有关中国古代朝代、历史时期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
①夏--商
②西周--东周
③战国--春秋
④商--西周
⑤东周--商
2.
(本题3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是( )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
C.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
D.促进了民族融合
|
3.
(本题3分)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小史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抵抗侵略
4.
(本题3分)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鸦片战争前夕国人这种认识误区的根源是( )
A.中西文化的差异
|
B.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
C.中西人种的差异
|
D.华夷偏见的存在
|
5.
(本题3分)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
A.雅克萨之战和戊戌变法
B.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6.
(本题3分)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C.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D.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7.
(本题3分)
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8.
(本题3分)
语汇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与下面形势图有关的语汇应该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
D.红军不怕远征难
|
9.
(本题3分)
2015年6月9日《参考消息》登载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为“十四年抗战说”。今年1月3日,国家教育部又明令各级各类教材均要使用“十四年抗战”字样。所谓的“十四年抗战”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 )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10.
(本题3分)
今年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60周年,邵阳县某中学组织了以“为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巨变”为主题的讨论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乙同学: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C.丙同学: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丁同学: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11.
(本题3分)
英国《卫报》某专栏作家曾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尝试性的一步”是指( )
A.结束“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
(本题3分)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赛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
A.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B.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C.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D.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13.
(本题3分)
探索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美妙境界。下列二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
A.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4.
(本题3分)
有史学家评论近代英国某一历史事件:“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都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的:王权保留了,但丧失了它的专制性质;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主体,但在形式上承认了国王的最高地位。”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南方黑人得到解放
|
B.“光荣革命”
|
C.拿破仑帝国建立
|
D.处死查理一世
|
15.
(本题3分)
根据如图判断该演讲者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 )
A.科技革命的代表人物
B.德国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
C.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重大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16.
(本题3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
A.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因素发展经济从而过渡到社会主义
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C.是斯大林时期推行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D.是解除国内法西斯统治的正确途径
17.
(本题3分)
1930年,美国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的产量依次为:92万台6.1万台和5万台;到了1940年,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的产量依次为:156.7万台、19万台和11万台。导致上述现象是由于罗斯福新政( )
A.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B.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C.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D.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18.
(本题3分)
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1945年以后,莫内、斯佩克和哈尔斯坦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创造“新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 )
A.国家干预经济机制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C.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
D.欧洲一体化
|
19.
(本题3分)
邓小平说:“现在旧的(国际)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政治局面是( )
A.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B.“一超多强”与多极化趋势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0.
(本题3分)
2015年1月18日,我国新型跨境贸易电商平台“万国优品”在郑州正式上线,它为海外商家提供中国海关总署特批的E贸易跨境零售通关渠道,也将为国内消费者网购进口商品提供一个合法、保真、低价、快捷的渠道。这表明当今世界( )
①科技成果相互渗透
②贫富差距拉大
③贸易全球化
④各国经济联系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