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共24分)
1.
(本题2分)
据史书记载:“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隋朝( )
A.经济发展
B.完成统一
C.人口增长
D.轻徭薄赋
2.
(本题2分)
中国的长江黄河由西向东流入大海。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将南北水系连接起来。其重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C.加强南北之间的联系
|
D.减轻百姓的负担
|
3.
(本题2分)
“二十四功臣图”是太宗时为表彰功臣命阎立本所绘,其中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善于决断大事,唐太宗用他们作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重视发展生产
|
B.虚心纳谏
|
C.注意任用贤才
|
D.增加科举科目
|
4.
(本题2分)
欧阳询为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如图是他的代表作( )
A.《颜氏家庙碑》
|
B.《韩熙载夜宴图》
|
C.《送子天王图》
|
D.《九成宫醴泉铭》
|
5.
(本题2分)
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所谓“大出”是指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所谓“大进”是指唐代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下列属于唐代“大进”的史实是( )
A.鉴真东渡
|
B.玄奘西行
|
C.册封回纥首领
|
D.遣唐使来华
|
6.
(本题2分)
唐玄宗统治后期,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由盛而衰。唐朝国势由巅峰滑落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朱温称帝
7.
(本题2分)
宋代在知州以外,于诸府州设“通判某州军事”一官,知府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
|
B.控制财政大权
|
C.提高行政效率
|
D.牵制宰相权力
|
8.
(本题2分)
王安石执政时,为解决以往各地田赋不均、税户相率隐田逃税的情况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农田水利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9.
(本题2分)
《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②“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④“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10.
(本题2分)
南宋时期率军北伐,迫使金兵后退,最后却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名将是( )
11.
(本题2分)
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10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60个,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这反映宋代( )
A.产品行销世界
|
B.边界贸易兴旺
|
C.海外贸易发达
|
D.经济重心南移
|
12.
(本题2分)
元朝建立后,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