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1.
(本题2分)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是( )
2.
(本题2分)
某小组以“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为主题进行研讨,如下选项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有关北京人的科普读物
|
B.有关蓝田人的纪录片
|
C.元谍人上门齿化石
|
D.有关丁村人的论文
|
3.
(本题2分)
下列属于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是(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石器
④人工取火
4.
(本题2分)
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稻谷堆积。这可以证明河姆渡人( )
A.使用磨制石器
|
B.出现人工栽培水稻
|
C.饲养多种家畜
|
D.使用铁制农具
|
5.
(本题2分)
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6.
(本题2分)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下列属于仰韶又化的是( )
A.浙江河姆渡
|
B.淮河中游贾湖遗址
|
C.河南二里头遗址
|
D.陕西半坡遗址
|
7.
(本题2分)
考古学家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中,发现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有的一无所有。据此可知大汶口文化晚期( )
A.手工制品精良
|
B.贫富分化出现
|
C.审美意识发展
|
D.氏族社会兴盛
|
8.
(本题2分)
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该思想属于哪一学派( )
9.
(本题2分)
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 尧
B.黄帝 尧
C.炎帝 黄帝
D.舜 禹
10.
(本题2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学、历史学为基础,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论证为可信历史。下列考古证实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文明社会的是( )
A.陶寺古城遗址
|
B.良渚古城遗址
|
C.二里头遗址
|
D.半坡遗址
|
11.
(本题2分)
《史记》记载:“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距2024年有( )
A.3069年
B.3070年
C.3071年
D.3072年
12.
(本题2分)
私有制、阶级出现和国家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如图是某同学在学完中华文明起源一课后,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中对①、②、③三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私有制、②阶级出现、③国家产生
B.①阶级出现、②私有制、③国家产生
C.①国家产生、②私有制、③阶级出现
D.①私有制、②国家产生、③阶级出现
13.
(本题2分)
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下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夏商周:_______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7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4.
(本题2分)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中国有文字可考历史开始于( )
15.
(本题2分)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历史时期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
①夏→商
②西周→东周
③战国→春秋
④商→东周
16.
(本题2分)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中的这句话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
17.
(本题2分)
如图是春秋晚期酒器青铜牺尊,整体为牛形,上面刻有精美纹饰,牛鼻上穿有一环。据此文物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①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②青铜制造技术高超
③牛耕技术用于农业
④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18.
(本题2分)
春秋时期,为了消除边患,晋国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和睦相处。这促进了( )
A.春秋争霸
B.民族交融
C.分封制瓦解
D.郡县制出现
19.
(本题2分)
如表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 )
|
(田地);(“耒”的象形。耒:翻土工具) |
A.农业生产
B.分封制度
C.兼并战争
D.祭祀礼仪
20.
(本题2分)
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都在扩建自己的都城,如秦都雍城其规模不小于周王都城洛阳,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王室衰微
B.郡县制确立
C.民族交融
D.私田出现
21.
(本题2分)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 )
①建立三公九卿制
②确立县制
③奖励军功
④鼓励耕织
22.
(本题2分)
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美称的水利工程是( )
23.
(本题2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
A.以民为本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24.
(本题2分)
下列属于战国时期墨家学派思想的是(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残害生命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5.
(本题2分)
公元前356年秦国进行商鞅变法。这里的公元前356年处于( )
A.公元前3世纪初期
|
B.公元前3世纪中期
|
C.公元前4世纪初期
|
D.公元前4世纪中期
|
26.
(本题2分)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秦朝推行这一制度目的( )
A.强化经济管理
|
B.加强思想控制
|
C.加强中央集权
|
D.抵御匈奴侵扰
|
27.
(本题2分)
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是( )
①统一文字
②严刑峻法
③焚书坑儒
④修建长城
28.
(本题2分)
如图是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该青铜器主要用于( )
29.
(本题2分)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行政机构中起到监察作用的是( )
30.
(本题2分)
“天下苦秦久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
B.长平之战
|
C.秦灭六国
|
D.商鞅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