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4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初中历史考试期中七年级上

2024-2025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60分    命题人:dyczls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18小题共36分)
1. (本题2分) 20世纪60年代,在陕西蓝田县城以东的公王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女性头骨化石,并且研究人员在公王岭含化石层里发现了几处灰烬和灰屑,散布范围均不大。这说明蓝田人(  )
A.有爱美意识 B.掌握钻孔技术
C.学会使用火 D.使用磨制石器
2. (本题2分)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示意图中横线处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
德优题库
A.原始农业出现 B.旧石器时代来临
C.工具制造发展 D.畜牧业取得发展
3. (本题2分) 据考古发现,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公共墓地中,大型墓的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并有整猪骨架;中型墓的随葬品有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有猪下颌骨;小型墓大多没有随葬品。这表明当时(  )
A.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 B.农业生产技术较先进
C.长江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D.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4. (本题2分) 下列内容属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的是(  )
①制作陶器
②私有制
③阶级
④国家出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该试题缺少考点
纠错 收藏 下载 相似 组卷
5. (本题2分) 《祭大禹》“黄河滚滚波浪翻,九曲蜿蜒十八湾;三过家门皆不入,后人仰瞻会稽山。”这首诗歌颂了大禹的哪一功绩?(  )
A.治理洪水
B.建立夏朝
C.讨伐纣王
D.大败蚩尤
 
解析
该试题缺少考点
纠错 收藏 下载 相似 组卷
6. (本题2分)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承载着历史。“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秦朝
B.商朝
C.夏朝
D.周朝
 
解析
该试题缺少考点
纠错 收藏 下载 相似 组卷
7. (本题2分) 德优题库如图为西周青铜器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器内底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为我们还原了商朝灭亡的历史真相。下列战役与该事件有关的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8. (本题2分)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隶书
9. (本题2分) 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都在扩建自己的都城,如鲁都曲阜,秦都雍城其规模不小于周王都城洛阳,这体现了(  )
A.王室衰微
B.政权林立
C.沉迷享乐
D.政治腐败
10. (本题2分) “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创造众多文明成就
C.杂居相处交融而成 D.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11. (本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主张“仁”“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 (  )
A.墨子
B.韩非
C.老子
D.孔子
12. (本题2分) 《商君书?赏刑》载,秦国“富贵之门必出于兵”,以至于秦国人听到战争“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以上现象的出现源于商鞅变法(  )
A.废除井田制
B.尊王攘夷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13. (本题2分) 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早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天府之国”得益于(  )
A.东都洛邑的营建 B.都江堰的修建
C.万里长城的修建 D.秦统一的完成
14. (本题2分)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为我国古典诗歌两大源头的是(  )
①《诗经》
②《黄帝内经》
③《论语》
④“楚辞”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5. (本题2分) 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礼崩乐坏的表现 B.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C.统一是大势所趋 D.秦朝防御体系较完备
16. (本题2分)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如表中的关键词,请你为此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
图片:秦始皇
地图:秦灭六国示意图
相关史事:嬴政重用人才
A.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B.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C.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7. (本题2分) 德优题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图示意的是(  )
A.统一度量衡制度 B.统一使用半两钱
C.统一文字为小篆 D.统一车轨的宽窄
18. (本题2分)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说法正确的是(  )

A.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遇雨误期

B.起义军攻破咸阳,秦朝灭亡

C.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

二、材料分析题(2小题共24分)
19. (本题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为西周的        (制度),它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公元前        年,秦完成统一大业,秦朝建立,定都        (城市);图B中①处是秦始皇派人开凿的运河        ,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C,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依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场变法产生的影响。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
20. (本题12分) 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一场“史韵初绽,智启新程”历史学科周活动,请你参与。
【遗址探起源】
材料一:
德优题库
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对中华文明共同祖先炎、黄二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中哪幅图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的生活?(填序号)造成这两种房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图示理发展】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写出图A中①处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二中图B内容,结合所学,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是如何确立起来的,并概括此制度建立的意义。
【人物述思想】
材料三:
        德优题库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认为“以法为教”“法不阿贵”。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3)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繁荣局面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任选孟子或韩非中的一位写出其所属学派及思想主张。
【寄语传精神】
材料四: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时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中国政府网
(4)依据材料四,指出“挖掘、研究、阐释和宣传中华文明”的意义。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请你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卷,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卷添加到白板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24-2025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中国早期人类,
  • 查看
  • 2
  • 原始农业的发展,
  • 查看
  • 3
  • 原始农业的发展,
  • 查看
  • 4
  • 查看
  • 5
  • 查看
  • 6
  • 查看
  • 7
  •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 查看
  • 8
  • 甲骨文,
  • 查看
  • 9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 查看
  • 10
  •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 查看
  • 11
  • 老子和孔子,
  • 查看
  • 12
  • 商鞅变法,
  • 查看
  • 13
  •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 查看
  • 14
  • 诗经和楚辞,
  • 查看
  • 15
  •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16
  •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17
  •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18
  •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 查看
  • 19
  • 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商鞅变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20
  • 百家争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24-2025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中国早期人类,
  • 查看
  • 2
  • 原始农业的发展,
  • 查看
  • 3
  • 原始农业的发展,
  • 查看
  • 4
  • 查看
  • 5
  • 查看
  • 6
  • 查看
  • 7
  •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 查看
  • 8
  • 甲骨文,
  • 查看
  • 9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 查看
  • 10
  •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 查看
  • 11
  • 老子和孔子,
  • 查看
  • 12
  • 商鞅变法,
  • 查看
  • 13
  •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 查看
  • 14
  • 诗经和楚辞,
  • 查看
  • 15
  •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16
  •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17
  •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18
  •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 查看
  • 19
  • 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商鞅变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 20
  • 百家争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