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6小题共18分)
1.
(本题3分)
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二人都认为治国者应当( )
A.无为而治
B.施行“仁政”
C.尊崇天道
D.加强法治
2.
(本题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3.
(本题3分)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秦汉王朝采取“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异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
A.联络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D.北伐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4.
(本题3分)
如图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按移民、黑奴、玉米、白银的流动方向,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⑤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①②⑤④
5.
(本题3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B.美、德等国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6.
(本题3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涉及的产业,最能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