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试卷总分:60分 命题人:dyczlsmkzl 考试时长:120分钟
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B.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设通判监督知州,以分知州的权利
D.设置转运使,收回地方财赋权
A.①是党项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的辽政权
B.如图体现北宋时期政权并立,民族政策开明
C.北宋与②政权订立“澶渊之盟”,有利于保持和平局面
D.北宋与①政权以淮水一大散关为分界线,偏安南方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繁荣与开放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
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
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
A.岳飞取得郾城大捷,维护人民利益
B.戚继光抗倭,顾全大局
C.文天祥促成澶渊之盟,英勇不屈
D.郑成功收复台湾,勇于抗争
A.科技先进,经济繁荣 | B.刚健豪迈,尚武开放 |
C.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
A.北宋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促进文化发展
B.宋朝发明火药,推动欧洲社会变革
C.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三项发明都直接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
A.动力F1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B.阻力F2是本国封建制度
C.b段都采用暴力手段,处死国王
D.前进方向都是共和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史实 | 结论 | |
A |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
B | 《独立宣言》宣告人人享有自由、生命和幸福的权利 | 标志美国独立 |
C | 1787年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联邦共和国 | 第一个以国家表述资产阶级政治需求的纲领性文件 |
D | 《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A.A
B.B
C.C
D.D
A.殖民地大量的廉价原料涌入欧洲
B.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人口激增
C.英国是世界工业中心
D.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 |
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以19世纪30年代的电磁理论的建立为发端,是使“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相互关系发生根本改变的一个转折期。 ——高创平《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
![]() |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向前的动力,向后的阻力”均有了新发展。一方面,以信息革命为先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奏响了世界互联互通的新乐曲,各种新技术、新制度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美国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单边主义,经济全球化遭遇巨大阻力。当然,经济全球化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继续向前发展。 ——《经济全球化发展历史阶段特征及规律》 |
产品:1952年产量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粮:1.639亿吨、1.95亿吨、19% 棉:130.4万吨、164万吨、26% 钢:135万吨、535万吨、296% 煤:6.649万吨、1.3亿吨、96% 原油:44万吨、146万吨、235% |
||
图A | 如B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
图C |
![]() |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告? |
1978 | 1980 | 1985 | 1990 |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充满了不确认和自我怀疑,幸运的是中国很快重新找到了回归市场体制改革的道路,2001年,中国开始“走出去”,进一步巩固了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并扩大了在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
|
国有企业 | 54.6 | 51.4 | 40.4 | 39.6 | |
集体企业 | 43.3 | 44.6 | 37.2 | 31.7 | |
私营、外资企业 | 2.1 | 4.0 | 22.4 | 28.7 | |
图E 各种经济成分在零售商业销售额中所占比重(%) |
cvg@dyw.com
2024-03-21
初中历史 | 测试 | 难度:2.13
下载试卷 | 收藏 |
平行组卷 | 细目重组 |
试卷分析 | 加入白板 |
加卷篮 | 更多功能 |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