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1.
(本题2分)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
A.隋开通了大运河
B.隋统治非常残暴
C.繁荣却短暂
D.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南北统一
2.
(本题2分)
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3.
(本题2分)
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请你判断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
4.
(本题2分)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5.
(本题2分)
“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称赞的诗人是( )
6.
(本题2分)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
7.
(本题2分)
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
A.春秋诸侯争霸
|
B.汉末军阀割据
|
C.魏晋北民南迁
|
D.隋朝暴政而亡
|
8.
(本题2分)
以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宋太祖无关的是( )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削弱宰相的权力
C.创立三省六部制
D.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9.
(本题2分)
观察如图,图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
10.
(本题2分)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11.
(本题2分)
对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归纳比较,下列不是它们共同点的是( )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要缴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
12.
(本题2分)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3.
(本题2分)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14.
(本题2分)
如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b的都城在上京
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15.
(本题2分)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16.
(本题2分)
如图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17.
(本题2分)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
18.
(本题2分)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19.
(本题2分)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清朝人阅读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20.
(本题2分)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