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30465. (2022•铁一中学•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德优题库
材料二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逐(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1)概括材料一中管仲改革的内容。依据图A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请你分析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请你列举他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3-08 难度:2
[考点]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
(1)相地而衰征,无夺农时;战争频繁;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2)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频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等。(3)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等。
[解析]
1)据材料一“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农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可知,管仲改革的内容是相地而衰征,无夺农时。依据图A可知,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战争频繁。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交融高潮的原因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频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等。
3)结合上述材料可知,我对改革的认识是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等。
故答案为:
1)相地而衰征,无夺农时;战争频繁;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2)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频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等。
3)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北魏孝文帝改革   ",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04680. (2023•莲湖区•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依据材料一,归纳其改革措施。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摘编自班固《汉书?食货志》①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次改革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摘编自魏收《魏书?高祖纪下》
②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依据材料三,概括此次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改革产生的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信息,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共享时间:2023-02-09 难度:3 相似度:1.67
31195. (2024•师大附中•一模)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魏晋时期我国北方都有哪些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当时内迁民族与汉族是如何相互学习的?
(3)北朝的北魏孝文帝进行了哪些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共享时间:2024-01-31 难度:2 相似度:1
86727. (2024•西光中学•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商朝形势图中1处是        (地名)。在各国的变法中,影响最大,成效最大的变法位于图2中的        处(填序号)。战国时期,       在魏国推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        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生产,增强军力。
材料二:远在新石器时代,泌阳县已有人类居住。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由今泌阳县白云山经付庄、向河出境、境内长约30公里。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齐、韩、魏四国联合攻楚,楚溃败,死后,泌境属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材料及所学说一说争霸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4-11-14 难度:2 相似度:1
103713. (2024•西安八十三中•七上一月)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华夏共祖辉煌】
材料一:
中华民族,并不是由单一的族群形成的。从远古时代开始,各个不同的族群交错居住在一起,通过交流和相互往来,逐渐摒弃了彼此间的小差异,形成了一个大的共同点,慢慢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族群形态,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华夏族。
——摘译自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德优题库
图A黄帝陵
(1)材料一反映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根据图A及所学知识,指出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人物。
【迁都伐纣兴邦】
材料二:
《尚书?盘庚篇》说:“现在百姓因灾害而流离失所,没有安定的止息之地。”这说明迁都的原因是为了民众躲避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政治上的动乱和纷争,也给人民带来无穷灾祸,迁都殷可以帮助盘庚稳定政权,缓和社会矛盾。 德优题库
图B利簋腹内的铭文拓片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B中①代表的人物。该人物是通过什么方式推翻旧王朝的?
【春秋新政英豪】
材料三:
在周平王的时候,周王朝的力量已经衰落,诸侯国之间强者吞并弱者。齐国、楚国、秦国、晋国开始强大起来,国家的重大决策实际上是由这些强大的诸侯国来掌控的。
——摘译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德优题库  图C春秋争霸形势图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时期政治呈现出的新面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图C时期的一位霸主。
【安边融合典范】
材料四: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魏绛向国君提出“和戎”主张。这一主张冲破传统偏见的束缚,开创了我国历史上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指出材料四中魏绛的主张。根据材料四,概括春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4-10-10 难度:2 相似度:1
104476. (2023•西咸新区•七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犷野矫健的,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钢》材料二:
具有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汉族劳动人民,和具有汉族封建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族士人的流入,壮大了拓跋氏的政权实力。拓跋珪建国后,开始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成为北魏统治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他还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为官,……这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乌兰察布史》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措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商鞅和孝文帝这两位改革家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共享时间:2023-02-08 难度:2 相似度:1
89186. (2016•蓝田县•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类别 地理位置
同姓 今山西
同姓 今河南北部
同姓 今山东南部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商族后裔 今河南东部
同姓 今北京一带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三:周朝时期国家土地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西周诸侯国军队由周天子的守臣掌管。而东周诸侯国军队则为国君所掌握,这直接导致了周王室的衰微。春秋时期,随着并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王宣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从这时起,大国兼并小国后,多以其国土置县,“封建”制度逐渐式微。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简述诸侯对周王的义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制度逐渐衰微的主要原因。
共享时间:2016-11-10 难度:2 相似度:1
28389. (2022•远东二中•七上一月)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如图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2)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材料二 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一说此制度的作用。
(4)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哪四个等级?
材料三 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和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又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只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割据状态的出现。
(5)材料三中割据状态的出现指的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什么现象?
共享时间:2022-10-21 难度:2 相似度:1
26216. (2024•师大附中•一模)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魏晋时期我国北方都有哪些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当时内迁民族与汉族是如何相互学习的?
(3)北朝的北魏孝文帝进行了哪些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共享时间:2024-04-15 难度:3 相似度:1
22843. (2018•师大附中•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有的国土赐给了功臣,有的被诸侯、少数民族所占,王畿之地只有方圆一二百里,而且日益减少;与此同时,王室军队不如诸侯,只有三军、两军、或不足一军。
材料二“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
--《史记•周本纪》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
材料三  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出现了大量的私田,诸侯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希望享有周天子那样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四
德优题库
(3)阅读上图,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的不同,并概括这一变化反映的时代趋势。
材料五  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230次。
(4)依据上述材料,概况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
共享时间:2018-08-24 难度:5 相似度:1
109020. (2022•经开区•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苻坚从即帝位时便打破此前胡汉严重对立的藩篱,大胆采用了汉族传统的治国方针施政。苻坚还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采纳王猛的建议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并大力兴办学校,热心地借助儒教理念推进国家建设、健全风俗,使得前秦快速强大,一度成功统一了华北地区。
——摘编自[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材料二:
德优题库图A 孝文帝迁都示意图 北魏孝文帝规定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改革北魏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其一系列举动推动了北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进步和民族交融。
(1)材料一中的“前秦”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采取的改革措施。
(2)与材料二中图A有关的举措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进一步推行的汉化措施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两场改革产生的共同影响。
共享时间:2022-02-14 难度:2 相似度:1
87544. (2022•长安区•七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宗庙之牺(祭祀物品),为畎亩(农民)之勤。”
--摘编自《国语?晋语》
(1)依据材料一,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变化?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周本纪》(2)材料二的内容反映了春秋时期怎样的社会变化?“诸侯强并弱”给当时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以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编自《战国策》
(3)材料三反映出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史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2-11-11 难度:3 相似度:0.83
22597. (2020•西工大附中•七上期末)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二: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战国时期,秦国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
材料三: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国新法”的主要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出现了什么趋势?谈谈这一趋势对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共享时间:2021-02-26 难度:4 相似度:0.83
87750. (2022•莲湖区•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采用了哪一制度管理国家。该制度的受封对象有哪些人?受封对象有哪些权力?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以及军事征服,从而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对周王朝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社会变化,并说明该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材料四:春秋战国以降,周天子式微,诸侯征战不断,企图通过兼并战争争得霸主地位,但客观上也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摘编自刘再营《周人、秦人与早期华夏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兼并战争对当时社会有何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请归纳一个恰当的主题。
共享时间:2022-11-18 难度:3 相似度:0.83
86936. (2024•西工大附中•七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图A王朝是        (人物)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定都于①       (地名);图B王朝于        年建立,定都于②       (地名)。
材料二:战国时期,魏、楚、赵、秦等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李惺在魏国推行变法……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在当时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七年级教材(2)依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目的。并结合所学,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位人物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怎样的繁荣局面。
(4)春秋战国时期呈现动荡与变革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其根本原因。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对社会变革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11-20 难度:3 相似度:0.83
88880. (2017•临潼区•七上期中)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 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政治 管仲改革,国富民强
 外交 尊王攘夷,扩充疆土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三、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四、推行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1)材料一中的内容与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此次改革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农民,你对商鞅的变法措施满意吗?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次改革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共享时间:2017-11-11 难度:3 相似度:0.83

jt@dyw.com

2023-03-08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0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