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1939. (2024•莲湖区•一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乾隆六年,贵州苗疆叛乱,乾隆帝“复乘兵威搜剿附逆熟苗,分首恶、次恶、胁从三等,涉秋徂暑,先后埽荡,共毁除千有二百二十四寨,赦免三百八十有八寨,阵斩(斩杀)万有七千六百有奇……宥(赦免宽大)其半俘,诏尽豁(豁免)钱粮,永不征收……自是南夷遂不反”。
——《清史稿》(1)材料一图A中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        年,当时游牧于蒙古高原的        (民族),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该王朝十分被动;图B中所示的朝代与北方的辽国达成的盟约被称为“       ”。图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自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清朝对边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12 难度:3
[考点]
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答案]
(1)202;匈奴;澶渊之盟;种姓制度。(2)特点:恩威并重;因地制宜。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保持边疆地区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3)认识: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边疆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战争与友好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两大主题,“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思想观念对国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妥协是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智慧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当时游牧于蒙古高原的匈奴族,由于汉初经济凋敝。
北宋与辽国达成的盟约被称为“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辽大举进攻北宋,宋军士气大振,第二年辽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史称“种姓制度”,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
2)特点:根据材料“分首恶、次恶,涉秋徂暑,诏尽豁(豁免)钱粮;因地制宜。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清朝的边疆治理加强了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3)认识: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边疆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妥协是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智慧等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1202;匈奴;种姓制度。
2)特点:恩威并重;因地制宜。
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保持边疆地区的秩序稳定,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3)认识: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边疆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妥协是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智慧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31932. (2018•西电附中•七下期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唐宋时期是各民族接触频繁时期,有战有和,民族交融的速度不断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部十白识国中设用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蓄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从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材料三  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一一摘自历史教材(七下)(1)材料一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和同为家”指哪两“家”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材料三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3)结合后两则材料,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两次议和的?
共享时间:2018-05-25 难度:2 相似度:1.67
88935. (2018•焦岱中学•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宋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2)根据所学知识,图一中原王朝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民族政策?图二的辽政权又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3)材料三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结合图二,说说辽与北宋签订“誓书”的意义是什么?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18-05-19 难度:2 相似度:1.67
87199. (2024•新城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表所示
德优题库 贞观三年,唐军进攻突厥,东突厥汗国被击灭。在其地设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部众,对所辖区域有一定的自治权,此外还册封爵位。贞观十年,突厥阿史那社尔率部内附,太宗以皇妹衡阳公主嫁之。太宗对内附的少数民族百姓也予以优待。此外还在突厥与唐交界处互市,同时设立了防御边疆的军镇屯戍。
——摘编自李志杰《从唐初对突厥的政策看唐太宗治理北疆的思想》
材料二: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宋朝虽然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材料三:元朝建立半个世纪后,蒙古人、其他外族人与汉人上层之间文化、社会关系方面的民族划分早已变得模糊。许多汉人学习蒙古语、与蒙古人结婚,而许多蒙古人和其他外族人则与汉人意气相投……这种民族间的自然同化是多民族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一种进步。
——摘编自史金波《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唐太宗处理与突厥关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辽、宋、西夏时期民族文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夏在学习汉族文化方面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时期“民族划分早已变得模糊”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7 难度:3 相似度:1.34
30399. (2023•师大附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域松州……于是派侯君集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者求婚……贞观十五年,皇帝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张维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结合所学,指出文成公主入藏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景德元年九月,辽兵直趋黄河北的澶州……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之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双方开始了议和活动。此次议和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的互市贸易日益扩大,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辽与北宋在战争结束后达成的“议和”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该议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西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3)根据材料三,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3-05-13 难度:3 相似度:1.34
88164. (2022•蓝田县•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北宋与西夏之间的相互贸易十分频繁,西夏向宋朝输出池盐、枸杞、大黄等物资,从宋朝输入粮食、茶叶、丝帛、百货等。这既满足了双边人民生产生活所需,也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与沟通,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其功不可没。
——摘编自王劲、段金生《宋、西夏以及大理诸政权开发西部的政策评述》材料三:元朝在藏族地区推行的是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在藏族地区,佛教的势力特别大,元朝中央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主管佛教,并由这一机构统辖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由此,元朝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统治。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1)材料一地图中的①处是唐朝设置的哪一管理机构?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简述北宋与西夏之间的相互贸易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专门的机构”指的是哪一机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共享时间:2022-05-18 难度:3 相似度:1.34
104384. (2018•焦岱中学•七下一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
(2)哪个少数民族首领娶了文成公主?
(3)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共享时间:2018-04-26 难度:1 相似度:1.33
87371.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①       (城市);材料一图A中,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图B中③处是        (政权)。北宋与其订立盟约称为“       ”,此后很长时间,边疆保持着和平局面。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契丹、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指出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7 难度:4 相似度:1.17
28101.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①       (城市);材料一图A中,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图B中③处是        (政权)。北宋与其订立盟约称为“       ”,此后很长时间,边疆保持着和平局面。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契丹、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指出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4 难度:4 相似度:1.17
28211.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唐朝实行        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在图一①处设立的机构是        ,管辖西域地区。图二中南宋都城位于②处是        ,南宋时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经过和议,宋金以淮水至        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材料二:宋辽订立盟约之后,宋改动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地名(如改威虏军曰广信军,破虏曰信安等),向辽方表示友好。辽在燕京地区也去掉一些民族歧视政策,争取当地汉人的支持。另外,双方在沿边设立互市贸易的“榷场”……若干年之后,河北一带“牛羊满野”,百姓安乐,宋方每年亦可以赚上百万的收入。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2)材料二中“辽宋订立的盟约”在历史上称作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共享时间:2023-05-22 难度:4 相似度:1.17
103184. (2024•西咸新区•七下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唐朝统治前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其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
德优题库
材料三:清朝前期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事年表(部分)
年份 事件
1653年 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1713年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
1757年 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1759年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 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史实。
(2)宋真宗时,宋辽在材料二图A中①处        (地点)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钱物: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       (人物)统率的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元朝建立后,在东南地区设        ,负责管理澎湖和图B中②       地区,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元朝对图B中③       处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        直接统辖,掌管该地的军民各项事务。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意义。
共享时间:2024-07-15 难度:4 相似度:1.17
101838. (2024•阎良区•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与明朝集聚重兵防守北方“重北轻南”不同,清朝防御的重点已经不是以往传统的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而是正在向东扩张的沙俄帝国。与明朝相比,清朝后半期治边政策中有内收倾向,以及所反映的闭关自守意识日渐凸显,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明朝统治者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糊而又弹性的边疆观念。而到清朝,尤其是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边界问题渐渐凸显,涉及西南沿边国界的交涉和斗争渐趋尖锐。
——摘编自杨永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思想之比较》(1)641年,材料一图A        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等方面的书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宋真宗时,辽与宋议和,双方签订了“       (盟约),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图B中①地区在元朝是        (机构)辖地;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        三个国家的雏形。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如何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边疆管理和民族政策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15 难度:4 相似度:1.17
102048. (2023•西咸新区•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清朝前期,中央设立理藩院统管边疆民族事务……颁布《蒙古律例》《回疆则例》《新疆条例》等法律。蒙古诸部……实行盟旗制度。西藏地区,派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台湾、海南地区实行郡县制度。对于边疆民族上层人士,朝廷常邀请其赴京觐见……觐见时享受盛大宴赏。清朝的边疆治理制度较历代而言最为成熟和完善,体现了清朝治边方略的基本精神,边疆治理也卓有成效。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1)       (人物)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图A中西域地区的经营,并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图B中①处是唐朝设置的管理西域的机构        。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527年,       (人物)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清朝前期巩固西北边疆的史实。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边疆治理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3-08 难度:5 相似度:1.07
29937. (2023•庆安中学•三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清朝前期,中央设立理藩院统管边疆民族事务……颁布《蒙古律例》《回疆则例》《新疆条例》等法律。蒙古诸部……实行盟旗制度。西藏地区,派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台湾、海南地区实行郡县制度。对于边疆民族上层人士,朝廷常邀请其赴京觐见……觐见时享受盛大宴赏。清朝的边疆治理制度较历代而言最为成熟和完善,体现了清朝治边方略的基本精神,边疆治理也卓有成效。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1)       (人物)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图A中西域地区的经营,并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图B中①处是唐朝设置的管理西域的机构        。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527年,       (人物)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清朝前期巩固西北边疆的史实。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边疆治理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4-10 难度:5 相似度:1.07
102124. (2023•莲湖区•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边疆管理措施
朝代 主要措施
秦朝
西汉 设立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地区、设立行政机构管理西域
唐朝 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天山南北地区中央册封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元朝 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清朝 平定扰乱边疆地区的叛乱,设置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机构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国家统一
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
(1)材料一图A中①处,西汉朝廷设置(填机构),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图B中②处是        岛,在当时由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         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与汉朝同一时代的古罗马帝国的建筑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图C中的        (又名“罗马圆形大剧场”)是代表性建筑,反映了罗马帝国奴隶制度的残酷与血腥。
(2)材料二中秦朝的边疆管理措施主要有哪些?分析中国古代王朝治理边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作用?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4-12 难度:5 相似度:1.07
26152. (2024•庆安中学•一模) 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唐、清政府在边疆某地设置的管理机构(官职)
德优题库
(1)请将上图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该图反映的是历代中央政府对我国现在哪一省级行政区的管理措施?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执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2)材料二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意义?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设置了哪一官职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材料四:如图。
德优题库
(4)材料四是历代政府对台湾地区管辖,请分别写出A、B机构的名称。
共享时间:2024-03-20 难度:3 相似度:1

qj@dyw.com

2024-03-12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4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