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3169. (2024•新城区•八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〇年十月四日,我到北京开会,讨论出兵援助朝鲜问题……我刚到,未发言,内心想是应该出兵,救援朝鲜……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德优题库
?——摘编自《彭德怀自述》?(1)依据材料一,概括彭德怀认为中国“应该出兵,救援朝鲜”的理由。指出如图所示人物在战斗中体现的精神品质。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以“铁人”……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科学技术人员和干部,在油田开发最为艰苦的时期,吃苦耐劳,公而忘私,奋勇拼搏,靠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1963年当年,大庆油田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7.3%。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敌人的石油禁运和封锁,为我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而且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努力建设祖国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激励,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共产党人的斗争——斗志昂扬、干劲冲天的大庆石油会战》①材料二中的“铁人”是哪位英模人物?依据材料二,概括“大庆石油会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由此开启。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红手印,开启农村改革》②根据材料三,概括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具有的精神品质,并分析“大包干”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共享时间:2024-07-09 难度:5
[考点]
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1)理由: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威胁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控制台湾地区,威胁我国上海和华东地区,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爱国主义,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狂妄势头,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王进喜;打破了敌人对新中国的石油封锁和禁运,激励中国人民努力建设新中国。(3)袁隆平;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学习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
[解析]
1)根据材料“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威胁我上海,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威胁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威胁我国上海和华东地区。19521014,联合国军调集6万兵力,3000多架次飞机,把守的阵地,火光冲天中,与敌人血战4个昼夜,他挺身而出,在敌人的炮火下,成功的引爆了手里的炸药包,待到醒来后,又开始发力,千钧一发之际,张开双臂,最终用自己,为部队扫清了障碍,美军1200多人被全歼,洒在了上甘岭上,不畏强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220世纪60年代,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破冰端水保开钻,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打出了大庆石油会战第一口油井。根据材料“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为我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努力建设祖国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激励。”可知:打破了敌人对新中国的石油封锁和禁运。
3)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
本试题属于开放性习题,言之有理即可,奋力拼搏。
故答案为:
1)理由: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威胁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威胁我国上海和华东地区。爱国主义,不怕牺牲,有力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狂妄势头,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王进喜;打破了敌人对新中国的石油封锁和禁运。
3)袁隆平;刻苦学习,学习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
[点评]
本题考查了"抗美援朝   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32021. (2016•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八下期中)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涵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
(1)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哪一次战争?
(2)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在丙人物所说的那个急于求成的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显著成就,你能说出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两个模范人物吗?
德优题库
(4)丁人物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指哪一事件?
(5)按年龄大小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丁>甲>丙>乙                D.乙>丁>丙>甲
(6)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昔对比,乙、丙两个人物一定有颇多的感触和认识,请你替他们分别谈一谈。
共享时间:2016-06-25 难度:5 相似度:1
31840.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八下期中)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涵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
(1)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哪一次战争?
(2)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在丙人物所说的那个急于求成的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显著成就,你能说出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两个模范人物吗?
德优题库
(4)丁人物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指哪一事件?
(5)按年龄大小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丁>甲>丙>乙                D.乙>丁>丙>甲
(6)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昔对比,乙、丙两个人物一定有颇多的感触和认识,请你替他们分别谈一谈。
共享时间:2018-05-16 难度:5 相似度:1
88315. (2021•临潼区•八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激战”的胜利产生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农民群众“行动起来”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根据材料三,概括消灭地主阶级的方式。
共享时间:2021-05-11 难度:2 相似度:0.83
28015. (2024•铁一中学•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中国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于         年开赴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       ”。图B中         (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2001年,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后,中国成为        的成员,为我国参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家实力已经达到近现代前所未有的水平。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的转化。在现代社会中,由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及新媒体构成的社会信息传播网络促使人们形成了新的生活理念,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作为全球化消费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已融入“地球村”经济系统内,与各国消费品和消费文化激烈碰撞,生活方式受到了全方位的影响和改变。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利益交织、冲突战争依然存在,中国应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之中走出自己的前进道路,请你为国献策。
共享时间:2024-05-24 难度:2 相似度:0.83
102347. (2021•周至县•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982年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文件传达到基层后,绝大多数省份改革经营管理体制的步子加快了,原来实行超产奖励责任制的,绝大多数转向“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原来只包大田生产的,发展到包养殖业和工商服务业。在生产队几个“统一”的前提下,把土地的生产经营管理权包到户。1983年底,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全国生产队数的59.2%,到1984年已达到95%以上。
--摘编自余增辞《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图A,指出孙中山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主张。图B中的土地革命政策使中国开创了怎样的革命局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图C文件的实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图片事件前后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有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20世纪80年代农村生产责任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该制度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现代土地制度(政策)的变化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共享时间:2021-03-26 难度:2 相似度:0.83
87699. (2023•临潼区•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国已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下,全国新解放区有计划、有秩序、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总的原则是“依靠贫农、粮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12月,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的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①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使农民走上了什么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材料中这一“根本改变”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德优题库 “随着新的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的推行,农民群众有了更大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可以利用剩余劳力和资金发展多种经营……这是我国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方向转变的开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②由材料三图表可知,1980-1982年凤阳县粮食产量呈现出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营体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撑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20世纪70年代中国“饭碗问题“主要由哪位科学家解决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国以来党在农村实行系列改革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5-29 难度:3 相似度:0.66
87587. (2023•长安区•八下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之后,全国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的“一大”,指规模大,一般都有4000多户;也指经营范围大,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二公”一是指通过收回农民的自留地,提高公有化程度;二是指实行军事化、集体化、战斗化,大搞公共食堂等。人民公社化运动并不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损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
材料二: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到1983年,这一做法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摘编自教材
(1)结合材料一,概括1958年-1978年,“人民公社”这一上层建筑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历史转折?
(3)结合材料一、三,1978年前后,党和国家针对“农村土地”采取的政策有什么异同?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迅速、广泛推广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3-05-26 难度:3 相似度:0.66
45153. (2024••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所示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图B所示事件开始于        年;国家对农业进行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二:40多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7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2)材料二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被推向全国”所反映的农村改革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改革模式“被推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历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2024-05-25 难度:3 相似度:0.66
40815. (2022•曲江一中•八下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世纪大讲堂》专题评述材料二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
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德优题库
材料三
(新闻链接)
2017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双方就重大问题再次进行战略性沟通。
2018年4月,美国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
2018年5月,中美发表经贸联合声明,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停止互加关税。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刘鹤访美,与关方就经贸问题进行了第十一轮磋商。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在中国是指哪场战争?根据材料说明这场战争“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
(2)材料二的两则材料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变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的新闻链接,概括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你认为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4)回顾过去,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3 相似度:0.66
89035. (2017•西北大附中•八下期中)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殖民化运动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新生的国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中国       ,缅甸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路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我六个阶段;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
--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德优题库
材料四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横线处应该填写的是哪个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中国赴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总司令是谁?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如图,请你为材料三中“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
(4)材料四中,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出现了什么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5)综合上述内容,分析影响一国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7-05-16 难度:4 相似度:0.58
88316. (2021•临潼区•八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摘编自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材料三:
德优题库
1980-2016年深圳市GDP总值
在传统基础工程建设体制下,设计、施工、资金来源以及物资供应都取决于行政分配……为了完成繁重的基础建设任务,特区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团队进入特区,开放建筑材料市场,工程大包干,资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办法,承包单位获得极大自主权,充分调动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结果特区国贸大厦中出现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特区速度的标志。
——摘编自《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并分析该措施的实行产生的重要作用。
(2)材料二中“80年代中后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图片,指出1980-2016年深圳GDP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三,分析“特区速度”产生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1-05-11 难度:4 相似度:0.58
87227. (2024•西咸新区•八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       》(法律文件)成为材料一图A农民丈量分配土地的法律依据,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        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图B中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        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农业经营方式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政策的调整,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2 难度:4 相似度:0.58
88419. (2021•莲湖区•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今以后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1)依据材料一,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并分别指出本次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党的工作中心。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通哨子慢慢晃。……安排生产靠队长,下地干活等队长,遇到困难找队长,牲口下田喊队长,收不到粮食怨队长。”
--某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村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导致了怎样的后果?这种现象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怎样解决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解决办法的优点,并说明这一制度实施的重要影响。
材料三: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僵化模式”的弊端,并说说我们是如何改变这种模式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特点。
共享时间:2021-05-24 难度:4 相似度:0.58
86857. (2024•蓝田县•九上期中)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农村,宁静而美好的天地”为主题开展学习性研究活动。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组织起来,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摘编自《历史纵横》德优题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三大改造中在农业上“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图A会议后,中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改革政策?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根据“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结构示意图,将图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简述西欧庄园的地位。
材料三:15-16 世纪,英国、法国、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得的土地,出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工厂内盛行劳动分工、简单协作,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西欧农村出现的新的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克雷格?本杰明:《大历史》(4)指出与材料四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事件,根据材料四归纳农作物交流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4-11-26 难度:4 相似度:0.58
40814. (2022•曲江一中•八下期末)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德优题库
【第二阶段:组织形式的变化】
材料二
德优题库
【第三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三  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哪一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图三反映了农民加入了什么生产组织?图四反映了农民加入了什么生产组织?图三和图四反映了当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当时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4 相似度:0.58

hux@dyw.com

2024-07-09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8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