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摘编自九年级下册教材) |
![]() |
![]() |
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苏联应该抛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摘编自九年级下册教材) |
![]() |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 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 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中国将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 动高质量发展。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 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习近平在博 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
![]() 图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
![]() 图二攻占冬宫 |
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一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摘编自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
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 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册)》 |
图A | 图B |
![]() 图A左宗棠 |
洋务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下的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从而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本(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95-1911 | 100 | 4500 | 16.7 | 750 |
1911-1914 | 340 | 5600 | 31 | 510 |
1914-1919 | 470多 | 13000 | 75 | 1625 |
![]()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曾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
1874年,考察归来的大久保利通在《殖产兴业建议书》中强调发展工业、增加物产是政府最紧迫的任务,指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因此,归根结底,是依据政府官吏之诱导鼓励之力。” 一一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 |
有人说:煤烟滚滚,烟雾弥漫,正是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也有人说: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取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
时间 | 美国 | 动国 | 英国 | 法国 |
1870年 | 23% | 13% | 32% | 10% |
1913年 | 36% | 16% | 14% | 65% |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摘编自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表![]() |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比较顺利和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避免了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动荡。 ——摘编自高长武《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
ra@dyw.com
2022-03-24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