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2126. (2023•莲湖区•三模)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一次次碰壁、觉醒、实践、突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成功之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图A所示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图B所示事件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从图A到图B反映了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出路】
材料二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一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开始建立中国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这些“第一”出现的原因。分析毛泽东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因。
【开辟中国特色新道路】
材料三 即使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我国GDP也只有3678.7亿元,但到2020年已突破百万亿,增长至1015986亿元,40多年增长了约275倍。
——《百年复兴路》每日经济新闻
德优题库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3)依据所学,分析我国经济在1978年-2020年迅速增长的内部原因。“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原因。
【开启社会主义新征程】
材料四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中国取得的最新历史性经济成就。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4-12 难度:4
[考点]
八一南昌起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
(1)地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意义: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有利于井冈山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变化:从城市转入农村。(2)原因:人民政权的巩固;进行了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原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在全国人民普选基础上产生的,代表人民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3)原因: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外开放不断发展(经济特区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4)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1)根据图A《南昌起义》(绘画),结合所学可知,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结合所学可知,它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从图A到图B反映了中国革命重心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
2)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这些“第一”出现的原因有:人民政权的巩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苏联的援助等、内容和意义着手分析,代表人民共商国家大事,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明确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2020年迅速增长的内部原因可以从改革开放着手,对外开放的扩展,如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中国道路”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
涵与指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将要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道路,是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坚持统一战线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故答案为:
1)地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意义: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变化:从城市转入农村。
2)原因:人民政权的巩固;进行了三大改造;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原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在全国人民普选基础上产生的;大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原因: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不断发展(经济特区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八一南昌起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02020. (2023•长安区•一模)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共道路探索”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同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德优题库
(1)说明材料一与图A之间的内在联系。图A所示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从图A到图B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探索到怎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工业化之路】
材料二
德优题库
中共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大批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当时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泼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摘自任学安、周艳著《复兴之路》(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一五”计划哪项成就?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概括“一五”计划取得胜利的原因。
【改革开放之路】
材料三:
德优题库
1998年,上海造币厂发行了一枚纪念章(如图),以纪念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该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全面拨乱反正的开始,是伟大转折的开始,自此社会主义建设迈入快速发展时期。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根据材料,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中国特色之路】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4)指出材料四所述中国道路是什么?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3-15 难度:5 相似度:0.9
27953. (2024•高新一中•八下期中) 2024年3月4日和5日,“两会”开幕。“两会”是践行民主法治的重要场所,见证了新中国民主法治的探索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中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据材料一,指出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2)材料二中的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新中国民主法治探索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1 难度:2 相似度:0.75
28016. (2024•铁一中学•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次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部宪法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宪法确定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
材料二: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次会议开启了“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在政治和思想两方面有怎样的转移?这次会议在新中国发展道路上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议。
共享时间:2024-05-24 难度:2 相似度:0.75
109055. (2023•经开区•八下期末) 中国共产党以敢为人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局面,道路的选择关系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艰难起步】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观察图1,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分布的特点。与图1相比,图2的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曲折探索]
材料二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巨大成就”的相应史实,至少两例。根据材料三,概括“时代楷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材料三: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时代楷模”人物卡片
姓名:王进喜
主要事迹:率领钻井队开发大庆油田,顽强拼搏,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荣誉称号:“铁人”。
姓名:焦裕禄
主要事迹:为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调查研究,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后,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荣誉称号:“党的好干部”。
姓名:雷锋
主要事迹: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荣誉称号:“解放军好战士”。
【开拓创新】
材料四:
(一)中国国民生产总值:
1978年:3678.7亿元
1990年:18872.9亿元
2000年:100280.1亿元
2017年:827121.7亿元
--数据来源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6页
(二)中国农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1978年:133.6元
1990年:686.3元
2000年:2253.4元
2017年:13432.4元
--数据来源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9页
(三)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343.4元
1990年:1510.2元
2000年:6280元
2017年:36396.2元
--数据来源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9页
?(3)根据材料四数据的变化,说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五: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摘自中共二十大报告(2022年10月)
(4)依据材料五,谈谈你对“中国道路”的理解。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3-07-09 难度:3 相似度:0.58
104521. (2024•西咸新区•八下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为目标,把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一党执政与多党协商结合起来,首创人民政协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导入外来党治模式,吸取国民党党治模式变异的经验教训,并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之后所进行的政治创新。
——摘编自《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材料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多阶级、多党派合作的基本精神,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规定了“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最高原则,保障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的颁布使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性质得到了更为完整和规范的法律体现,具备了更为完备的法律形式。
——摘编自臧嵘主编《历史》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为目标,把少数民族视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摘编自贾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1)材料一中的“人民政协制度”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确立的?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首创“人民政协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7-02 难度:3 相似度:0.58
104783. (2023•莲湖区•八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从6月11日……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100多道上谕,试图以空前的规模大力推行改良运动。在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但是他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建议,如颁布宪法、建立国会和宣布君民合治,在上谕中均未提出。
——摘编自[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图A所示这场“改良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正式开始的标志及宣扬变法的方式。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南湖会议继续着上海30日未能进行的议题,先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卢冬生
①材料二中的“南湖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会议确定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心工作”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德优题库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
②材料三图C所反映的是哪一次起义?起义是何时发生的?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有何认识?
共享时间:2023-02-11 难度:3 相似度:0.58
30509. (2023•高新一中•八下期中) ?材料一:
德优题库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八下历史教材
(1)图A会议中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初步确立了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为标志,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哪一年制定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该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你认为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共享时间:2023-05-15 难度:3 相似度:0.58
108203. (2023•碑林区•八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在材料一图A中,①处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起义部队在②处        进行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确立了        的原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在图B中的③处        
材料二 为扭转当时革命的局面及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曾提议“上山”,“上山”意味着毛泽东主张将革命方向和革命力量向边界偏远农村地区转移。1927年9月,湖南长沙的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果断决定将秋收起义余部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边界农村地区由此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新境界。
——摘编自王红霞《精准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的经验。
共享时间:2023-02-07 难度:3 相似度:0.58
101990. (2024•交大附中分校•四模)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深刻改变着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人民民主】
材料一:如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德优题库
如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民主化实践
时间 实践
①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选举
②1949年 通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1954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依据图A内容,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在图B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民主化实践中任选一个(写序号即可),分析其影响。
【自立自强】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这个增长速度与当时世界其他各国相比也是快速的……精神力量也获得巨大丰收,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如小说《青春之歌》《创业史》,电影和舞台剧《红色娘子军》等。
——摘编自张文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哪些巨大成就》德优题库
(2)指出图1事件确立的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图2成就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
【改革创新】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5年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受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等国际局势的影响,“左”的思想在中国国内开始抬头,否定改革开放的观点也开始出现。1992年,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等地,发表了备受关注的“南方谈话”。
——摘编自李君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德优题库
(3)指出图E讲话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依据材料三,概括“南方谈话”发表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用“南方谈话”后的史实说明“搞社会主义,就要搞对内、对外两个开放”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开拓新程】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把中国近代以来“失去的二百年”找了回来,打破了现代化“西方范式”的路径依赖和固有弊端、打破了西方列强现代化“国强必霸”的悖论……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人民本位”的现代化新模式、新选择,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和深刻启示。
——摘编自唐任伍《人类文明发展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进步意义。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4-04-19 难度:4 相似度:0.5
88737. (2019•莲湖区•八下期中)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材料二:
德优题库
材料三:“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摘自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China?Watch》材料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实行的是哪一个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的这段描述说明了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共享时间:2019-05-21 难度:4 相似度:0.5
88498. (2021•蓝田县•八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德优题库
材料二: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天之内通过刑法、民事诉讼法等七部重要法律,恢复了1966年至1976年间被破坏了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被法学界称为中国法治史上著名的“一日七法”。……以“一日七法”为先导,我国陆续制定了《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一大批重要法律,从此,中国开始修改宪法和制定新的法律。
——摘编自马一德《从“加强法治”到“厉行法治”》材料三: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立法宗旨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新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
——摘编自李琳琳《民法典颁布: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1)材料一中图A文件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图B法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C宪法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1966年至1976年”我国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日七法”通过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立法宗旨。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制建设”与“人民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
共享时间:2021-05-30 难度:4 相似度:0.5
104028. (2023•高陵区•八下二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图A所示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
       
》(文件),该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图B所示会议于1954年在
       
(城市)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
       
(制度)。图C中这一喜庆局面的出现是因为
       
的实行。
材料二: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依据材料二,指出促使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3)综合上述材料中的制度创新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6-21 难度:4 相似度:0.5
108378. (2023•师大附中•八下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共十九大确立        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材料一:(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材料一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制度?据材料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两大优势。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村个体经济的手段分别是什么?这一“根本改变”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策与制度设计的共同目的。
共享时间:2023-07-30 难度:4 相似度:0.5
29923. (2023•经开一校(原经发)•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时(1894年),中国遭受列强侵凌,国势疲弱,面临“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险,孙中山有感于此,呼吁国人发奋为雄,“振兴中华”,重建辉煌……孙中山期望:四万万人一切平等,人民之事,人民共同治理。在这个新的社会里,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成为、世界上的“头等民主大共和国”……孙中山期望……消灭贫富悬殊,实现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不仅国家富强,而且家给人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安乐因”。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材料二:
德优题库 诸位先生代表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多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
——杨凯《中国梦的方位》人民日报海外版(1)依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当时的“救国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救国梦”用1921-1927年之间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继承与发展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梦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哪些基础?分析“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成功的原因。
(3)中国人民追寻民族复兴经历了近代“百年坎坷寻梦”到现代的“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4-06 难度:5 相似度:0.5
29682. (2022•交大附中•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国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德优题库
(1)简述图A事件的历史意义。列举从诞生到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入党誓词中的奋斗目标进行斗争的史实。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与之前的革命根据地相比,指出图B抗日根据地在地域分布上有何不同。依据图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的作用。材料二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指的是什么?概括该宣言出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探索历程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2-03-23 难度:4 相似度:0.5

gxj@dyw.com

2023-04-12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1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