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9682. (2022•交大附中•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国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德优题库
(1)简述图A事件的历史意义。列举从诞生到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入党誓词中的奋斗目标进行斗争的史实。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与之前的革命根据地相比,指出图B抗日根据地在地域分布上有何不同。依据图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的作用。材料二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指的是什么?概括该宣言出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探索历程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2-03-23 难度:4
[考点]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八一南昌起义,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敌后战场的抗战,
[答案]
(1)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史实: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领导北伐战争;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国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不同:之前的革命根据地大多数分布在山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在日军占领区;作用: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战略上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为中国革命保存和扩大了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共赴国难”:指的是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背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适应时代要求,肩负历史使命;重视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心系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等。
[解析]
1)图A事件是南昌意义。192781,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为实现入党誓词中的奋斗目标进行斗争的史实包括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领导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失败经验,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并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与之前的革命根据地相比,图B抗日根据地在地域分布上不同表现在之前的革命根据地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多数分布在山区。抗日根据地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在日军占领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建立的。依据图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的作用主要是在战略上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为中国革命保存和扩大了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材料二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指的是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该宣言出台的背景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1212,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探索历程中得到的启示有: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要求,肩负历史使命;重视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心系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等。
故答案为:
1)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史实: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领导北伐战争;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国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不同:之前的革命根据地大多数分布在山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在日军占领区;作用: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战略上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为中国革命保存和扩大了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共赴国难”:指的是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背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适应时代要求,肩负历史使命;重视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心系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八一南昌起义   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敌后战场的抗战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9923. (2023•经开一校(原经发)•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时(1894年),中国遭受列强侵凌,国势疲弱,面临“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险,孙中山有感于此,呼吁国人发奋为雄,“振兴中华”,重建辉煌……孙中山期望:四万万人一切平等,人民之事,人民共同治理。在这个新的社会里,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成为、世界上的“头等民主大共和国”……孙中山期望……消灭贫富悬殊,实现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不仅国家富强,而且家给人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安乐因”。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材料二:
德优题库 诸位先生代表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多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
——杨凯《中国梦的方位》人民日报海外版(1)依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当时的“救国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救国梦”用1921-1927年之间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继承与发展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梦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哪些基础?分析“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成功的原因。
(3)中国人民追寻民族复兴经历了近代“百年坎坷寻梦”到现代的“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4-06 难度:5 相似度:1
29793. (2022•师大附中•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居民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1)图A条约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图B“残迹”记录的侵华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根据图C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
(2)材料二图片事件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自身面临的危机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烧死日本这匹野牛”的思想是什么?用抗战期间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这一思想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05-24 难度:5 相似度:0.95
29831. (2023•铁一中学•八上期末)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革命理想高于天】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作者是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图B相关的事件有何历史地位。
【繁霜尽是心头血】
材料二:
德优题库?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指出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红色政权”位于图中哪一处(填序号),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材料三:
德优题库《地道战》(绘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三三制”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推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风雨兼程斩荆棘】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4)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如何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理解。
共享时间:2024-02-04 难度:5 相似度:0.83
30969. (2024•高新一中•一模) 某校九年级同学以“百年奋斗”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奋力寻出路】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少数有远见的清朝官员倡导在中国实行“自强”运动。鼓励西方投资修建铁路,甚至在他们管辖的省份中建立工厂,并且使他们自己的军队现代化。但他们只想保持现存的秩序而不是从根本上改造它……1895年,清政府在与日本的战争中令人震惊的失败了。
——摘编自[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头禅……旧道德、旧习俗、旧文学、旧的社会关系都受到贬义性的攻击,这次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少数有远见的清朝官员”开展了哪一救国事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奋勇救国路】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红军到达时,敌人已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了,红军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抓住铁索匍匐前进,向敌人发起进攻。
图B泸定桥及相关介绍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图A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以图B为代表的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的意义。
【奋发谱新篇】
材料三
德优题库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的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图C文件中规定新中国的土地所有制进行了怎样的改变?土地改革的推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材料三中“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以后,中国农村在“新的伟大革命”中实行了哪些措施?
【奋斗新征程】
材料四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4)依据材料四,概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在这次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综合上述探究内容,谈谈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你有哪些感悟。
共享时间:2024-02-21 难度:5 相似度:0.79
87650. (2022•新城区•八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指出图A历史事件的性质。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部分学生领袖“出发往民间去”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德优题库
红船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航道,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前进方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红船精神”由此诞生。习近平同志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摘编自李永胜《“红船精神”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2)简述图B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红船精神”的内涵。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担起领导中国革命重任”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11-18 难度:2 相似度:0.75
24266. (2022•远东一中•一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表
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与逼退日伪军据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400余次 4.1万余人 1785处
山东抗日根据地 3514次 5.9万余人 1265处
注: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个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摘编自卢彀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材料二:
德优题库
新时期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呢?邓小平鲜明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了,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就是在“继续发展”中,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共产党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摘编自沈传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1)材料一中的图A所示事件标志着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的开始,简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2)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国共两党的合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2-03-31 难度:5 相似度:0.75
28927. (2023•爱知中学•八上期末)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蕴含着磅礴力量和无穷智慧,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一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部条件已经具备,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出图A事件的性质,与此运动相关的节日是什么?依据图B会议召开,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因素及确定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蓝本”无法在中国“复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图C会议制定的党的最低纲领是什么?与中共一大比较有什么特点?依据材料,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24 难度:2 相似度:0.75
88219. (2020•周至县•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A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德优题库
材料二: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三:这次会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1)根据材料一图A,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从图B到图C,五四运动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中心工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共享时间:2020-11-21 难度:2 相似度:0.75
29701. (2022•远东一中•一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表
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与逼退日伪军据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400余次 4.1万余人 1785处
山东抗日根据地 3514次 5.9万余人 1265处
注: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个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摘编自卢彀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材料二:
德优题库
新时期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呢?邓小平鲜明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了,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就是在“继续发展”中,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共产党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摘编自沈传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1)材料一中的图A所示事件标志着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的开始,简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2)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国共两党的合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2-03-13 难度:2 相似度:0.75
87829. (2021•沣东六中•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到革命的准备……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特别是五四运动,大革命的思想、干部、群众、青年知识分子都是这时开始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摘编自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材料二
德优题库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红船精神”从嘉兴南湖开起,带领着这个年轻的政党改变城市、祖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
——摘编自戚红蕾《读懂“红船精神”的价值意蕴》
材料三 中国工人运动最初主要是自发的经济斗争。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阶段。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的独立斗争是不能得到胜利的。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研究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原因,并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2)材料二文字中“这个年轻的政党”的名称是在哪一年确定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诞生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工人运动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口号及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得到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1-11-12 难度:3 相似度:0.58
88202. (2021•碑林区•八上期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材料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一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共享时间:2021-11-18 难度:3 相似度:0.58
89244. (2016•蓝田县•八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会集,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有改动)
材料三:大会7月底在上海开幕了,到会的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有改动)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阵地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6月哪一阶级成为了五四运动的斗争主力?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五四运动在参与者方面有何不同?
(4)材料三中的“大会”指的是哪一年召开的哪一会议?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次大会开的历史意义。
(5)请你说出五四运动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大会”上成立的政党之间的内在联系。
共享时间:2016-11-21 难度:3 相似度:0.58
87432. (2023•高陵区•八上期中)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巨变的酝酿与进发”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文化酝酿】
材料一:
        德优题库?新文化运动发起者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张泽南《我看新文化运动》
(1)指出材料一图中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学生运动】
材料二:五四运动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5月4日 北京3000多名学生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警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5月7日起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6月5日 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接学生的爱国斗争
6月6日起 上海罢工、罢市规模扩大,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6月28日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主力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
【开天辟地】
材料三: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党的第一个纲领确立的奋斗目标。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这场“巨变”有何认识?
共享时间:2023-11-16 难度:3 相似度:0.58
87335. (2023•蓝田县•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二: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城市。……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摘编自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材料三:
德优题库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是团结中国人民的核心力量。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控诉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此,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3)中共一大召开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共享时间:2023-11-22 难度:3 相似度:0.58
87016. (2024•碑林区•八上期中) 20世纪20年代前后,新时代的曙光出现在中华大地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札、这就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一表观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惊慌失措。
——搁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
德优题库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斗争之所以屡招挫折和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觉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定《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起到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的原因。依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
(3)材料三图示红船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次会议有关?依据文字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或五四运动与中国非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
共享时间:2024-11-12 难度:3 相似度:0.58

aal@dyw.com

2022-03-23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3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