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初中历史考试期末八年级上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czlszl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 (本题2分) “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这段话反映了清朝(  )
A.禁烟运动毫无效果 B.军队战斗力削弱
C.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D.政府的吏治腐败
2. (本题2分) 鸦片战争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战后,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洋务运动初步发展
3. (本题2分)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12月,已有7尊兽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导致这些兽首铜像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
 德优题库
A.俄国、日本
B.英国、法国
C.美国、日本
D.俄国、德国
4. (本题2分) 德优题库如图是某同学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后制作的思维导图。通过此图,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

B.西方列强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D.清政府利用太平军抵抗列强

5. (本题2分) 1864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指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见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C.发展近代民用企业 D.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6. (本题2分) 民族英雄指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
德优题库
A.林则徐
B.石达开
C.邓世昌
D.聂士成
7. (本题2分) 19世纪末,以康、梁为首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  )
人物 主要活动
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强调变法的必要性
康有为 创办万木草堂,培养维新人才,组织保国会
严复 翻译《天演论》,号召变法图强

A.高举自强求富大旗

B.宣传维新启蒙思想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D.完成中国社会变革

8. (本题2分) 《孙中山自述》写道:“八国联军之破北京……议和之赔款九万万两而后……国势危急,发发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这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

A.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剧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

9. (本题2分) 20世纪初,武汉逐渐成为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在湖北革命组织的努力下,倾向革命的士兵占湖北新军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材料描述的是武昌起义的(  )
A.革命力量
B.斗争对象
C.爆发原因
D.革命性质
10. (本题2分) 有人说:“辛亥革命为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他所说的这个“句号”是指(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变革政治制度

C.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D.反抗外来侵略

11. (本题2分) 袁世凯死后,中国的社会情况如表,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西方列强又来入侵,中国再度陷入战乱

B.二次革命爆发,宋教仁被刺杀

C.中国陷入了大规模的军阀分裂割据时代

D.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护国战争爆发

12. (本题2分) 德优题库如图所示的是1915年某刊物创刊号的目录(节选)。该刊物(  )
A.全盘吸收传统文化 B.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
C.记述五四运动史实 D.揭露了清朝的黑暗统治
13. (本题2分) 傅斯年反思五四运动时说“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此材料说明了五四运动(  )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凝聚了伟大民族力量
14. (本题2分) 为镇压工人运动,直系军阀吴佩孚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共产党员林祥谦面对屠刀疾呼:“我们的头可断,工不可上的!”最后英勇就义。面对上述挫折,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当(  )
A.制定新的民主革命纲领 B.推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C.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D.创建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15. (本题2分) 1926年1月6日,蒋介石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乐观地宣布:“去年可以统一广东,今年即不难统一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当不在远。”这次革命的对象主要是(  )
①冯国璋
②张作霖
③孙传芳
④吴佩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 (本题2分) 对下面统计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南京国民政府支出统计表
军务 债务 建设 总额(亿元)
1928年 49.7% 33.3% 0.6% 4.9700
1929年 42.9% 33.4% 0.4% 6.1875
1930年 43.8% 39.0% 0.2% 7.1200

A.连年内战,烽火不断

B.关税自主,债务减少

C.经济发展,投资增加

D.国家统一,军费减少

17. (本题2分) 金冲及在《周恩来1898-1949》中关于红军长征这样写道:“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这说明红军长征(  )

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使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发展壮大

C.显示了不怕吃苦的长征精神

D.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8. (本题2分) 下列表格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秋收起义 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南昌的计划
B 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C 遵义会议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D 西安事变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A.A

B.B

C.C

D.D

19. (本题2分) 某学校八年级(1)班学生要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你认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影视作品中的相关情节

B.亲历者后代的口述

C.近代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D.当时所拍的新闻照片

20. (本题2分) 日军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评价武汉会战时说:“为在昭和十三年(1938年)内解决事变而实施的攻占武汉作战,武汉是攻下了,但在战略方面并未得到预期效果。”由此可知,武汉会战(  )

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B.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21. (本题2分)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

B.消灭地主阶级

C.改变抗日根据地的生产方式

D.改善农民生活

22. (本题2分)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23. (本题2分) 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机场讲话时说:“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坚定抗战胜利信心
C.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D.与国民党妥协求和
24. (本题2分) 下列战役中,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万家岭战役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 (本题2分) 德优题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经曲折。如图反映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重工业迅速发展 B.民族工业发展资金雄厚
C.地区分布不平衡 D.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
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共50分)
26. (本题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图A和图B所示文件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        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重要影响。图A所示文件是清政府在        失败后与英国签订的,条约规定割        给英国;图B所示文件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        的深渊。
材料二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摘编自顾明义《中国近代外交史略》(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战争,及该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的条约名称,并简述该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3)综合上述材料,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27. (本题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从6月11日……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100多道上谕,试图以空前的规模大力推行改良运动。在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但是他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建议,如颁布宪法、建立国会和宣布君民合治,在上谕中均未提出。
——摘编自[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图A所示这场“改良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正式开始的标志及宣扬变法的方式。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南湖会议继续着上海30日未能进行的议题,先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卢冬生
①材料二中的“南湖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会议确定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心工作”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德优题库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
②材料三图C所反映的是哪一次起义?起义是何时发生的?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有何认识?
28. (本题20分) 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以“近代中国的斗争与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同仇敌忾?挥戈相向】
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为了突破军阀的经济封锁,发展壮大井冈山根据地,坚持革命道路,共产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针对大量青年男子参加红军或外出谋生等现状,苏维埃政府领导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新民主主义篇》
(1)依据材料一,指出该学校的创办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为了发展壮大井冈山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民族危亡?众志成城】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柯伟林
(2)依据材料二图A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二?九运动”的影响,并指出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什么。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在国际上的意义。
【交通发展?思想解放】
材料三
德优题库 20世纪30年代,上海女子崇尚身体健美,着装体现人体自然曲线。这种提倡个性解放,追求自由、民主、自然的思想解放潮流,冲击着传统的审美观念。人们对时尚服饰的态度,或多或少反映出新旧观念的冲突。
——摘编自李长莉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图B所示内容,简述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对近代社会的影响。依据图C所示事件,说明剪发辫风潮出现的原因。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上海女性着装的特点。
【教育进步?文化发展】
材料四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推动新式教育发展。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一个(材料以外的)近代创办的学堂与出版机构,并写出《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从材料四所示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卷,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卷添加到白板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林则徐虎门销烟,
  • 查看
  • 2
  •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 查看
  • 3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查看
  • 4
  • 太平天国运动,
  • 查看
  • 5
  • 洋务运动,
  • 查看
  • 6
  • 甲午中日战争,
  • 查看
  • 7
  • 戊戌变法,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
  • 查看
  • 8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查看
  • 9
  • 武昌起义,
  • 查看
  • 10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查看
  • 11
  • 袁世凯复辟及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 查看
  • 12
  • 新文化运动,
  • 查看
  • 13
  • 五四运动,
  • 查看
  • 14
  •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 查看
  • 15
  • 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 查看
  • 16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查看
  • 17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查看
  • 18
  •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
  • 查看
  • 19
  • 南京大屠杀,
  • 查看
  • 20
  • 武汉、长沙会战和台儿庄战役,
  • 查看
  • 21
  •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 查看
  • 22
  •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 查看
  • 23
  •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 查看
  • 24
  •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查看
  • 25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查看
  • 26
  •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 查看
  • 27
  • 戊戌变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八一南昌起义,
  • 查看
  • 28
  • 黄埔军校的建立,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林则徐虎门销烟,
  • 查看
  • 2
  •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 查看
  • 3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查看
  • 4
  • 太平天国运动,
  • 查看
  • 5
  • 洋务运动,
  • 查看
  • 6
  • 甲午中日战争,
  • 查看
  • 7
  • 戊戌变法,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
  • 查看
  • 8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查看
  • 9
  • 武昌起义,
  • 查看
  • 10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查看
  • 11
  • 袁世凯复辟及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 查看
  • 12
  • 新文化运动,
  • 查看
  • 13
  • 五四运动,
  • 查看
  • 14
  •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 查看
  • 15
  • 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 查看
  • 16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查看
  • 17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查看
  • 18
  •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
  • 查看
  • 19
  • 南京大屠杀,
  • 查看
  • 20
  • 武汉、长沙会战和台儿庄战役,
  • 查看
  • 21
  •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 查看
  • 22
  •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 查看
  • 23
  •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 查看
  • 24
  •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查看
  • 25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查看
  • 26
  •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 查看
  • 27
  • 戊戌变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八一南昌起义,
  • 查看
  • 28
  • 黄埔军校的建立,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