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1.
(本题2分)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
2.
(本题2分)
下列哪一项信息不能从右图中获取( )
A.广州、虎门、厦门等地军民纷纷抗击英国侵略军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
(本题2分)
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缔约双方互相享有对方现在,或将来给于任何第三国的条约权利。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4.
(本题2分)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地抗争和探索。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新文化运动
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5.
(本题2分)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如图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6.
(本题2分)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建立了同盟会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了武昌起义
D.创立了中华民国
7.
(本题2分)
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据此判断在这部历史剧中表现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8.
(本题2分)
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空白方框处应填(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9.
(本题2分)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0.
(本题2分)
如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11.
(本题2分)
中国共产党和以往任何政党的不同表现在( )
①阶级基础 ②指导思想 ③反帝反封建 ④奋斗目标
12.
(本题2分)
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座山就是被称为“革命播蓝”的井冈山。下列对井冈山革命征程判断正确的是( )
①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起点
②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1934年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长征
13.
(本题2分)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长征结束
14.
(本题2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是因为( )
①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②国共两党第-次合作正式形成
③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
④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15.
(本题2分)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16.
(本题2分)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 )
A.八一三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17.
(本题2分)
2012年2月20日,南京的友好城市--日本名古屋的市长河村隆之在与南京市政府代表团会谈时,公开怀疑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真实性。我们应该拿出证明材料予以驳斥,这些材料有( )
①当年受害幸存著的控诉材料
②当年居住在南京的外国人
③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④当时留下的新闻照片
18.
(本题2分)
《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抗战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淮海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辽沈战役
19.
(本题2分)
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如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20.
(本题2分)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1.
(本题2分)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
②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抗战
③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④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共同作战
22.
(本题2分)
蒋介石认为中国共产党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政府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3.
(本题2分)
1948年秋,中共中央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军队主力进行决战,首先选择在东北境内发动了( )
A.台儿庄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24.
(本题2分)
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人物”,晚清状元张骞得票最高.张骞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25.
(本题2分)
图1、图2所示辫子的留与去反映社会的变迁。与剪辫子形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1861年改革
26.
(本题2分)
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
27.
(本题2分)
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如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28.
(本题2分)
19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
B.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
C.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
D.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
29.
(本题2分)
《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 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30.
(本题2分)
清末我国从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C.鸦片战争--第 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