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共24分)
1.
(本题2分)
缪凤林先生在《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文中提出:“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混贵族平民之阶级,庶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科举制度( )
A.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
B.注重才能,机会均等
|
C.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
D.重视门第,兼顾才能
|
2.
(本题2分)
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大运河沟通了黄河海河等五大水系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3.
(本题2分)
如图文物共同反映了唐代( )
A.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
B.手工业发展水平
|
C.民族交融频繁
|
D.文化繁荣
|
4.
(本题2分)
杜甫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通典?食货典》也载: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粮食收入。可见当时唐朝处于繁盛时期。这一案例表明,历史研究( )
A.无需依据文献记载
|
B.必须摒弃文学作品
|
C.完全凭借考古发掘
|
D.应该重视史料互证
|
5.
(本题2分)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官吏冗余
D.宦官专权
6.
(本题2分)
宋初,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此建议针对的问题是( )
A.农民起义
B.积贫积弱
C.外族入侵
D.君弱臣强
7.
(本题2分)
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消除“内患”,宋朝( )
A.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
B.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
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D.大力加强海外贸易
|
8.
(本题2分)
“宋辽金对峙的300多年间,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变。”以下能体现“这一转变”的现象是(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
C.儒学成为主导思想
|
D.北方民族实现交融
|
9.
(本题2分)
近年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可能看到( )
A.瓦子的勾栏内正在表演蹴鞠
B.人们抢购热门新书《红楼梦》
C.大相国寺在演戏剧《窦娥冤》
D.市民在传颂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10.
(本题2分)
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在诗词作品中广为出现。苏轼词中“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描绘的传统节日是( )
11.
(本题2分)
某同学选用了如下图片对宋元时期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
A.科技发展
B.商业繁荣
C.民族交融
D.政权并立
12.
(本题2分)
明朝时期,许多商人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其中的代表是( )
A.晋商和徽商
B.徽商和浙商
C.苏商和浙商
D.浙商和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