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1.
(本题2分)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依据(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学者推断
D.史书记载
2.
(本题2分)
2021年假期间,小明参观了我国一处著名的早期人类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所在位置是位于图中的( )
3.
(本题2分)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
4.
(本题2分)
促使远古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适应了自然环境
|
B.习惯了群居生活
|
C.农业生产的发展
|
D.学会了建造房屋
|
5.
(本题2分)
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
A.稻、粟和黍的栽培,最早发现于中国
B.原始农业最初主要是“刀耕火种”
C.打制石器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6.
(本题2分)
读图判断,不同的房屋的建造者及建筑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 )
A.建造者:河姆渡人、半坡人 决定性因素:劳动工具
B.建造者:半坡人、河姆渡人 决定性因素:生活习惯
C.建造者:河姆渡人、半坡人 决定性因素:劳动技术
D.建造者:半坡人、河姆渡人 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
7.
(本题2分)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②都能制作陶器
③都种植水稻
④都饲养家畜
⑤都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8.
(本题2分)
我国流传着大量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和传说,这些古史传说( )
①是依靠文字记载方式流传下来的
②有虚构的成分也包含一定的事实成分
③反映了无数先民们的发明与创造
④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变化发展
9.
(本题2分)
史实是完全真实发生和存在过的客观事实。历史传说虽然蕴含着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但不能等同于史实。下列不属于历史传说的是( )
A.国人暴动
|
B.黄帝制造船只
|
C.尧、舜禅让首领之位
|
D.仓颉创造文字
|
10.
(本题2分)
中国远古时期在黄河流域流传着“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人们对炎黄的崇拜
|
B.天然火被广泛应用
|
C.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
D.原始农业已经出现
|
11.
(本题2分)
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
12.
(本题2分)
中华民族常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炎帝和黄帝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B.因为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
C.因为炎、黄部落联合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
D.因为炎帝和黄帝共同打败了蚩尤
13.
(本题2分)
“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14.
(本题2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神话传说中人物与发明对应相符的是( )
A.黄帝——创造文字
|
B.炎帝——发明纺织
|
C.嫘祖——发明算盘
|
D.隶首——养蚕缫丝
|
15.
(本题2分)
后人根据神话传说绘制了大禹治水像(如图),此图能得到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
A.大禹治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
B.大禹用疏导法将洪水引入大海
C.大禹建立夏朝,早期国家产生
D.耒耜是当时重要的生产工具
16.
(本题2分)
《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
A.尧舜禹时期
|
B.黄帝、炎帝时期
|
C.山顶洞人时期
|
D.半坡氏族时期
|
17.
(本题2分)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夏朝成为最早的封建国家
B.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D.中央集权制度已建立
18.
(本题2分)
史书上记载,商汤灭夏桀时,各地人民都渴望商朝军队的到来──“若大旱之望云霓”。这说明( )
A.商军联合了周边各部落起兵
B.夏朝的奴隶制远比商朝残酷
C.商朝的制度比夏朝民主
D.商军伐夏深得民心,是正义之举
19.
(本题2分)
商朝前期,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多次迁都。后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
20.
(本题2分)
电视剧《封神演义》中有关“炮烙之刑”“酒池肉林”的镜头,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
21.
(本题2分)
与如图示意图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
A.大禹治水
B.阪泉之战
C.武王伐纣
D.商汤灭夏
22.
(本题2分)
小红同学在网络学习《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时,看到这些弹幕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夏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商纣王奢侈享乐,荒淫无道,最终导致商朝灭亡
C.周武王重用吕尚、周公等人,周部族日益强盛
D.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西周灭亡
23.
(本题2分)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4.
(本题2分)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25.
(本题2分)
考古学家在商朝的多处遗址中,发现青铜器铸造作坊中有较细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司(后)母戊鼎是典型代表。据材料推断,商朝能够铸造出司(后)母戊鼎的条件有( )
①分工细致②技艺精湛③原料丰富④规模宏大
26.
(本题2分)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27.
(本题2分)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28.
(本题2分)
如图是甲骨文中的“人”字,与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
A.甲骨文是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C.商朝时我国历史有可靠的文字记载
D.甲骨文是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29.
(本题2分)
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是( )
30.
(本题2分)
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情况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