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1.
(本题1分)
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这主要是因为隋文帝( )
A.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B.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D.开创了“贞观之治”盛世局面
2.
(本题1分)
随着北方对茶叶需求的增加,不管茶商们从运量、运费还是便利程度上考虑,都首选大运河,将广泛种植于南方的茶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地区。这一史实直接表明大运河( )
A.带动了沿岸城镇兴起
|
B.沟通了南北经济交流
|
C.强化了对南方的统治
|
D.巩固了大一统的王朝
|
3.
(本题1分)
唐太宗告诫大臣,作为君王,必须先爱护体恤百姓,如果通过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就如同把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充饥,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B.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C.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4.
(本题1分)
唐朝时期民族交往频繁,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以下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①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②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③皇帝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④朝廷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5.
(本题1分)
如图是唐墓壁画中《客使图》,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据此可知唐朝时( )
A.绘画水平提升
|
B.设立外交机构
|
C.中外交流频繁
|
D.科技发展迅速
|
6.
(本题1分)
宋朝时,以文为贵的思想深入骨髓,涌现出众多的文人墨客,如史学家司马光、画家张择端、书法家黄庭坚和诗人苏轼等,一些名著和名作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说明重文轻武政策( )
A.促进了社会的安定
|
B.使得文官升迁较迅速
|
C.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D.使文人掌握军政大权
|
7.
(本题1分)
如图是辽、北宋、西夏关系示意图,图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
A.澶渊之盟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玄奘西行
8.
(本题1分)
纸币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不仅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兴盛,在印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9.
(本题1分)
与《史记》齐名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对中国史学影响深远。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元朝著名史学家司马光
B.该书记述了从战国到北宋共1300多年的历史
C.该书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巨著
D.该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10.
(本题1分)
著名史学家傅乐成认为,宋朝是继唐朝之后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又一高峰期,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型文化”,在各个领域硕果累累,享誉千古。下列选项可纳入“宋型文化”范畴的是( )
A.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B.中国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C.火铳广泛应用于战争
D.王祯发明了铜活字印刷术
11.
(本题1分)
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必须以朱熹集注的儒家经典《四书》作为标准答案,文章必须以八股文为形式。这样,读书人就不再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不可以有自己独立思想。这反映了明朝科举考试( )
A.有利于读书人读书
|
B.削弱了思想文化的控制
|
C.推动了文艺的繁荣
|
D.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
12.
(本题1分)
明朝时有一位航海家,被许多人称为“世界航海第一人”,他曾远航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远洋航海的目的是( )
A.传播明朝先进的科技和文化
B.增加明朝的财政收入
C.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
D.扩张明朝的领土
13.
(本题1分)
戚继光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诗句的创作背景主要是( )
A.沿海地区倭寇猖蹶
B.葡萄牙攫取了澳门居住权
C.满洲兴起清兵入关
D.荷兰殖民者强行占据台湾
14.
(本题1分)
清朝康熙年间,新科进士张廷玉在长城上涂鸦,留下了“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的诗句,康熙皇帝看到之后,不仅没有斥责,反而宣布清朝不修长城。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修建于( )
15.
(本题1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
B.汤显祖的《牡丹亭》
|
C.吴承恩的《西游记》
|
D.曹雪芹的《红楼梦》
|
16.
(本题1分)
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温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四起。据此可知,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是( )
A.天灾不断
B.政治腐败
C.土地兼并
D.法纪松弛
17.
(本题1分)
中国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内陆农耕文明的国家,不善海战。而荷兰则是大航海时代的海上强国,海上军事实力冠绝全球,两国相比似乎高下立判。清初打败这个“海上强国”的中国人是( )
18.
(本题1分)
18世纪末,冲破沙皇俄国的重重阻挠,渥巴锡率领帐下全体回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妥善安置。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
C.雅克萨之战
|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
19.
(本题1分)
清初创设了一个“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该机构是( )
20.
(本题1分)
京剧是一种集唱、念、做、打、舞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京剧形成于康熙年间
B.清朝前期,京剧艺术发展到了顶峰,代表作有洪昇的《长生殿》
C.“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优点,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因此被称为“京剧”
D.京剧既体现了南曲轻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