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30521. (2022•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八上期末) 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毛泽东
共享时间:2023-02-12 难度:1
[考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新文化运动的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成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先驱。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属于"基础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9585. (2021•唐南中学•七模) 1918年,李大钊敏锐地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鲁迅也赞颂俄国人民“因为所信的主义,牺牲了别的一切,用骨肉碰钝了锋刃,夺取了胜利。”这些现象表明,十月革命使中国(  )

A.看到了新的时代曙光

C.走上了新的革命道路

B.进入了新的革命时期

D.出现了新的革命阶级

共享时间:2021-07-21 难度:1 相似度:2
30524. (2022•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八上期末) 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这一现象说明(  )

A.政府支持文化事业

B.百姓知识水平提升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影响巨大

共享时间:2023-02-12 难度:1 相似度:2
87077. (2024•交大附中•八上期中) 学界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和巴黎和会的召开,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端和内在缺陷,中国知识阶层普遍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从那时起,他们开始(  )

A.引进先进技术

C.主张君主立宪

B.宣传马克思主义

D.进行文学革命

共享时间:2024-11-28 难度:1 相似度:2
87875. (2021•周至县•八上期中) 1919年李大钊将《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编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帮助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据此可知(  )

A.李大钊最早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

B.《新青年》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C.李大钊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已广泛建立

共享时间:2021-11-22 难度:1 相似度:2
103065. (2023•长安区•八上期末) 德优题库五四运动后期,共产党早期组织积极创办《劳动界》等(如图)刊物。这说明(  )

A.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B.新文化运动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C.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D.中国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

共享时间:2023-02-12 难度:1 相似度:2
104208. (2021•高陵区•八上二月) 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人物是(  )
A.梁启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
共享时间:2021-12-17 难度:1 相似度:2
108577. (2022•长安区•八上期末) 习近平在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觉醒。……先进思想一经传播,中华大地便迅速呈现出轰轰烈烈的革命新气象。”材料中“先进思想”指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民族、民权、民生

D.马克思主义理论

共享时间:2022-02-13 难度:1 相似度:2
108578. (2022•长安区•八上期末)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刊发文章:“马氏社会主义理论,……豫言(预言)现在资本主义组织不久必移入社会主义组织,是必然命运。……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法仍在最后的阶级竞争(斗争)。”该文章出自(  )

A.《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B.《文学改良刍议》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共享时间:2022-02-13 难度:1 相似度:2
109423. (2021•周至县•八上期末) 1919年李大钊将《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编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帮助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据此可知(  )

A.李大钊最早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

B.《新青年》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C.李大钊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已广泛建立

共享时间:2021-02-12 难度:1 相似度:2
18751. (2017•漳州双语实验学校•模拟) 1920年;陈独秀在《读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共享时间:2017-07-03 难度:3 相似度:1.5
62570. (2017•西工大附中•七模) 1920年;陈独秀在《读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共享时间:2017-06-08 难度:2 相似度:1.5
87801. (2022•高陵区•八上期中) 如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史实示意图(部分)。下列对相关史事表述完全正确的选项有(  )
德优题库
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②表明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共享时间:2022-11-25 难度:2 相似度:1.5
101766. (2024•师大附中•五模) 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在中国最早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李大钊
B.蔡元培
C.胡适
D.毛泽东
共享时间:2024-05-15 难度:2 相似度:1.5
62529. (2016•师大附中•七模) 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①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②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如《劳动界》、《湘江评论》等在中国逐渐传播
③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共享时间:2016-06-01 难度:4 相似度:1.25

sw@dyw.com

2023-02-12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选择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4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