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9891. (2023•高新一中•七模)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百年沧桑话国殇】
材料一:?
第三款: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奉本国谕旨遵行;
第十款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
——摘自某条约
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表条约的名称。如图条约在外交方面的规定是什么?这一条约的签署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独立自主新东方】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摘编自李志永、袁正清《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之论》等
年份 事件
1950.2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同苏
1953
1955.4 参加第一届亚非会议
1971.10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
1972
1979.1 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根据材料二如图,指出1959-1979年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特点。请你从如表外交大事年表中的序号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能够成为外交大事的理由。
【改革开放新篇章】
材料三:回顾70年峥嵘岁月,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2)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举措及原因。
【共建共享新时代】
材料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我们完善外交总体布局,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解。
共享时间:2023-05-24 难度:5
[考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答案]
(1)条约:《天津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前。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2)特点:①与图表中各洲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且建交国家都在增加;②与非洲国家建交最多,增长速度最快。大事:①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具有巨大的国际意义。大事:②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尼克松访华或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理由:中美结束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或中美关系缓和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3)特点:由注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到超越意识形态的和平外交;由政治对抗结盟到经济合作的战略伙伴;由被孤立封锁到深度融入世界舞台。举措: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亚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原因:改革开放使中国国力增强;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4)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理解:各国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解析]
1)根据材料“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奉本国谕旨遵行”“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及所学可知,叙述的是《天津条约》的相关内容。根据图示“《辛丑条约》”及所学可知,《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前。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2)根据材料可知,与图表中各洲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且建交国家都在增加;与非洲国家建交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具有巨大的国际意义。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尼克松访华或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理由:中美结束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3)根据材料“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可得出由注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到超越意识形态的和平外交;根据材料“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可得出由政治对抗结盟到经济合作的战略伙伴;根据材料“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可得出由被孤立封锁到深度融入世界舞台。结合所学可知,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举措包括: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 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亚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结合所学可知,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原因包括:改革开放使中国国力增强;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
4)根据材料“我们完善外交总体布局,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及所学可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结合所学可知,各国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故答案为:
1)条约:《天津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前。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2)特点:与图表中各洲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且建交国家都在增加;与非洲国家建交最多,增长速度最快。大事: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具有巨大的国际意义。大事: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尼克松访华或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理由:中美结束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或中美关系缓和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3)特点:由注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到超越意识形态的和平外交;由政治对抗结盟到经济合作的战略伙伴;由被孤立封锁到深度融入世界舞台。举措: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 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亚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原因:改革开放使中国国力增强;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
4)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理解:各国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点评]
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9562. (2021•远东二中•六模) 外交是一国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也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让我们一同回顾新中国外交发展的三大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站稳脚跟]
材料一: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部门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材料二: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热烈欢迎。中印两国总理在随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指出:“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为彻底改变近代屈辱外交局面,新中国在成立以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材料二中提到的“这些原则”指什么?新中国的哪位外交家提出了这一著名外交原则?
[重大突破]
德优题库
(3)如图《梅开三度》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其中①是什么事件?1972 年美国哪位总统访华推动中美关系恢复正常?
[大国担当]
材料三: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7年后,这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疫情让我们前所未有地认识到世界各国是如此休戚与共、命运相连,认识到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如此重要和紧迫。
--2020年4 月外交部长王毅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4)运用习近平主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你认为当前世界各国应当怎样做才能尽快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共享时间:2021-05-24 难度:5 相似度:1.2
30511. (2023•高新一中•八下期中) ?【捍卫主权】
材料一: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部编八下历史教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哪一个国家?
【民族自强】
材料二:二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1971年10月24日前,与中国建交国仅为64国,然而,1971年第2758号决议通过后,中国的外交舞台迅速扩大到了全世界。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化敌为友】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图A与图B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主权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国际关系?
共享时间:2023-05-15 难度:5 相似度:1.2
32022. (2016•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
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两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共享时间:2016-06-25 难度:5 相似度:1.1
31841.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两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共享时间:2018-05-16 难度:5 相似度:1.1
30714. (2020•西安三中•八上期中)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请说明这次的失败对我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对美贸易平衡(1894-1901)(单位:百万海关两)
年份 中国收入(出口) 中国支出(进口) 平衡
1894 16.4 9.3 +7.1
1895 15.1 5.1 +10.0
1896 11.1 11.9 -0.8
1901 11.6 23.5 -6.9
注释:“+”号表示贸易顺差;“-”号表示贸易逆差。
--摘编自李一文:《近代中美贸易与中国的国际收支》
材料三:甲午战败招来了列强争相在华割占土地……美国在结束美西战争和兼并菲律宾后……1899年,美国起草并向英、德、俄、法、意、日诸国提交了一份在华商业机会均等的文件……这就是“门户开放”声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美贸易发生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导致中国对美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如图表所示
德优题库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 外务部
人员组成 设总理大臣(以军机大臣兼任)等。 设专职大臣五人。
下设机构 英(兼办奥匈及西洋各国)、法(兼办荷兰等三国)、俄(兼办日、蒙等)、美(兼办德意等八国事务)、海防五股和司务厅、档案房,并设附属机构同文馆和总税务司。 办理外交事务的四司;掌编译、新闻及储才的机构;掌管文档及内部事务的机构。
职责 通商事务,外交事务,贸易和边界事务及其他对外交涉事务。 条约的签订和履行,派遣和管理驻外大臣,保护外商、外侨和教士,办理各种贸易、关税、国债、铁路、邮政、工矿、海防、边界,以及留学、招工等一切对外事务。
(3)材料四中图2所签订的哪一条约将图1机构变为外务部,除此以外,列强通过该条约还获得了什么外交权益?依据材料四,归纳外务部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比的变化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外事机构的出现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
(4)试谈谈当今时代对青少年进行中国近代屈辱史教育的意义。
共享时间:2020-11-13 难度:3 相似度:1.07
28000. (2023•汇知中学•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对于外商进出口中国的货物,决定应课何税的主权,从未受到有关外商政府的干扰。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在此之后,英商绝大部分进出口中国的货物的税率降低了50%,有的甚至降低了90%。
——摘编自叶凤美《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海关的半殖民地化》
材料二:在外人方面,他们感觉已得的权利不够,他们希望加开通商口岸。旧有的五口只包括江、浙、闽、粤四省海岸,现在他们要深入长江,要到华北……他们要派公使驻北京。此外,他们希望中国地方官吏不拒绝与外国公使领事往来。他们还要求减轻关税并废除厘金(当时的商业税)……外人简直无门可入。他们知道,要修改条约只有战争一条路。
——摘编自蒋廷散《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条约内容完全由列强“自行商定”,清廷只可签字画押而不能讨价还价……镇压人民的反抗。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细,“违者皆斩”。为了强化对清廷的军事控制,并便于对中国人民的直接镇压,还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也由各国派兵驻守。《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摘编自宋小庆《世纪之变,沧海桑田》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关税主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的理由。
共享时间:2023-11-22 难度:3 相似度:1.07
30018. (2023•师大附中•九模) 反侵略、求民主,追求民族独立、民族富强是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百年沧桑】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图B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A场景的出现与哪一场战争有关?图B相关内容的规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面对图B内容带来的危害,中国有怎样的应对举措?
【力挽狂澜】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图C张学良和杨虎城
抗战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形成了包括全国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显示出中华民族团结战斗的无比威力,涌现出无数爱国壮举和英雄。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战能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摘编自姚太中等《简明中国史》
(2)材料二中图C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如何解决?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内部原因。
【走向世界】
材料三 回顾70年峥嵘岁月,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新中国外交大事件一览表(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953年
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
1971年
1972年
1972年 中日建交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请从新中国外交大事年表中的序号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能够成为外交大事的理由。
【共享共建】
材料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完善外交总体布局,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赢得广泛国际赞誉……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影响。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崛起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5-26 难度:5 相似度:0.98
22749. (2017•西工大附中•八下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0年,……列强再次侵入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使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两国政府决定……,并尽快互换大使,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建立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并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2010年下半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相继完美落幕。两次盛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腾飞后中国的实力。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是近代哪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对当时的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1972年中日两国关系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中日关系的进展主要得益于这一年的哪一外交成就?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遵循哪一外交基本准则?
(4)材料三中提到的上海和广州在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划定为通商口岸?2001年在上海我国承办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会议,其名称是什么?
(5)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项政策有关?
共享时间:2017-09-18 难度:4 相似度:0.98
21949. (2018•汇知中学•期中)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A是乔冠华(图左)和黄华(图右)在一次会议上的开怀大笑,美国纽约某报特别为此写了文章《乔的微笑》。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出现在哪次会议上?让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
(2)图B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双方结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
(3)请列举新中国在五十年代取得的一项外交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4)综上所述结合近代中国外交你有何启示?
德优题库
共享时间:2018-06-20 难度:4 相似度:0.9
30741. (2018•师大附中•八上期中) 近代前期,列强以武力入侵,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开始成为一个受西方列强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战前,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体,自给自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
--摘自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材料二:《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
材料四:这中国,哪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商品滞销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为解决此问题英国采取的对策。
(3)归纳材料三中李鸿章的观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4)与材料四所述现象相关的条约中,具体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长官”?
共享时间:2018-11-13 难度:4 相似度:0.9
29503. (2020•西工大附中•八模)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中美关系”为主题展开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隐蔽侵略】
材料一:1899 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各侵华列强提出_“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现的具体条约,并分析其实现的原因。
【关系变化】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材料二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由图A到图B,中美关系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联系紧密】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建交后双边贸易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对世界的积极影响。
【大国竞争】
材料四:
德优题库
(4)依据材料四,指出当今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综上所述,你如何看待当今中美关系。
共享时间:2020-06-08 难度:4 相似度:0.9
30798. (2017•西北大附中•八下期中)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殖民化运动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新生的国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中国       ,缅甸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路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我六个阶段;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
--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德优题库
材料四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横线处应该填写的是哪个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中国赴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总司令是谁?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如图,请你为材料三中“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
(4)材料四中,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出现了什么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5)综合上述内容,分析影响一国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7-05-28 难度:4 相似度:0.9
30566. (2022•西安三中•八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这)是他们积325年窥视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列举一位在“炮声”中英勇抗争的英雄人物。你如何理解“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
(2)依据图A,指出八国联军侵华的特点。图B、图C分别体现了《辛丑条约》哪一条款?此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反应?
(3)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不断抗争。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11-11 难度:5 相似度:0.8
30275. (2023•西安九十九中•期末) 图片是历史的记忆,时代的烙印深刻其上,承载着荣辱与兴衰。自1840年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图一《南京条约》
德优题库
图二旅顺大屠杀
德优题库
图三《辛丑条约》
(1)图一是《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该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其性质是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图三《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年?为什么说“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综合上述材料,战争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与启示有哪些?
共享时间:2024-03-13 难度:5 相似度:0.8
28893. (2023•爱知中学•八上期中) 一系列的列强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德优题库
图A《南京条约》 图B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材料一图A是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图B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开放的通商口岸的位置与《南京条约》五口通商有什么变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还获得哪些权益,请举一例。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1900年,西方列强怦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空前屈辱的条约……之后慈禧太后向列强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图C 图D
(2)材料二图C局面的出现与哪个不平等条约有关,结合图C说一说此条约带来的影响。材料二图D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其中哪点内容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你对慈禧太后的言论有什么感想。
(3)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种种特权,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请你从侵略者和近代中国的两个角度谈谈带来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3-11-28 难度:5 相似度:0.8

zn@dyw.com

2023-05-24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32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