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苏联经济发展
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
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A.实施农业集体化
C.推行新经济政策
B.开展工业化建设
D.实行余粮收集制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苏联模式的形成
A.反映十月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B.折射出新经济政策激发生机
C.真实呈现斯大林模式的成效
D.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成就凸显
A.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B.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政权巩固
C.是斯大林作出的重大调整,符合该国国情
D.使该国度过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
A.国家工业化的推进
C.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B.苏联模式的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开展
年份 产品 |
1913年 | 1928年 | 一五计划初步方案(最低方案) | 一五计划最佳方案(最高方案) | 十六大报告追加数 | 实际完成数(1932年) |
煤(万吨) | 2910 | 3550 | 6800 | 7500 | - | 6440 |
生铁(万吨) | 420 | 338 | 800 | 1000 | 1700 | 616 |
棉织品(亿米) | 25.82 | 26.78 | 57 | 62 | - | 26.94 |
A.重工业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C.棉织业几乎停滞不前
B.斯大林模式已经确立
D.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情况
A.美苏之间的冷战
C.苏联境内的大峡谷
B.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D.弊端重重的斯大林体制
A.农业集体化
C.戈尔巴乔夫改革
B.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A.完成工业化形成苏联模式
C.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B.农业集体化解决粮食问题
D.广种玉米解决苏联的经济体制弊端
国家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苏联 |
生产量(磅) | 103 | 92 | 92 | 51 | 17 | 11 |
A.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C.德英两国成为西欧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B.日本开始实现经济腾飞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A.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沉重打击了教会神权至上的禁锢思想。
B.人权解放——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使美国黑人获得了和白人一样的平等权力。
C.民族解放——一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觉醒,民族民主解放运动达到高潮。代表事件: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生产力解放——新经济政策推行后;农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积极性提高。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wf@dyw.com
2022-06-04
初中历史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