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8744. (2023•师大附中•九上期末) 某校九年级同学以“国家发展与大国关系”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902年,英日同盟的缔结标志着英国“光辉孤立”外交政策的破产,朝着结盟外交迈出了第一步。1904年,英国与宿敌法国缔结条约,划分了两国在亚非等地的势力范围,解决了殖民地方面的纠纷。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英俄解决了在亚洲势力范围方面的纠纷。以上两项协约加上已缔结的俄法同盟,使英法俄三国最终形成了针对德国的军事集团。
——摘编自孙科武《从“光辉孤立”到结盟外交——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的推行与破产原因探析》(1)写出图A以英国为核心建立的军事集团名称。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与法俄缔结同盟的背景。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德国进攻苏联后,英美立即与苏联摒弃前嫌,并很快开始向苏联提供援助……与英国和所有其他受援国不同,苏联享受的是“无条件援助”和优先地位。大规模租借武器和物资的到来,对苏联大举反攻并直捣柏林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沈志华《“无条件援助”:租借与战时美苏经济关系——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2)指出图B事件的标志性意义。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进攻苏联后”英美的反应及其影响。
材料三 1945年,美国盟军总司令部向日本下达指令……全面禁止日本从事一切原子能研究的活动。1951年,美日等国正式签署《旧金山和约》,条约中并无禁止或限制日本从事核研究的内容。……1955年《日美核能研究合作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美国将日本纳入其核政策体系。同时,日本也成功地从美国得到了研究所用的核材料及其相关技术。
——摘编自尹晓亮《日美核能合作的历史缘起(1945—1955)》(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日本核政策调整的原因。并简要分析美国核政策调整对日本的影响。
材料四 随着冷战体制的瓦解,世界各国人民反对超级大国干涉、控制,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争取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愿望也日益高涨。实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进而建立一个相对更加稳定的、民主的、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结构,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摘编自张宏志《剧变后的反思:苏联解体与中美关系》(4)依据材料四,概括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当前中国应如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处理大国关系?
共享时间:2024-02-24 难度:3
[考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世界格局多极化,
[答案]
(1)军事集团:三国协约。背景:英国“光辉孤立”外交政策的破产;三国同盟的形成;英德矛盾加剧。(2)标志性意义:世界反西斯同盟形成;反应:英美很快向苏联提供援助;影响: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实力,为苏联大举反攻奠定基础;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3)原因:美苏进行冷战,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于战略需要,对日本采取扶植、结盟的政策。影响:有利于日本在核领域的研究;日本成为美国事实上的核合作伙伴;日本被纳入美国核保护之下,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核力量部署基地;使日本的国际环境趋于复杂;不利于日本对战争的反思。(4)原因: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国际政治民主化。做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析]
1)据所学可知,图A以英国为核心包括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建立的军事集团为三国协约。据材料一“英日同盟的缔结标志着英国‘光辉孤立’外交政策的破产,朝着结盟外交迈出了第一步”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与法俄缔结同盟的背景为:英国“光辉孤立”外交政策的破产;三国同盟的形成;英德矛盾加剧。
2)据所学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西斯同盟形成。据材料二“德国进攻苏联后,英美立即与苏联摒弃前嫌,并很快开始向苏联提供援助……”并结合所学可知,“德国进攻苏联后”英美很快向苏联提供援助;英美向苏联提供援助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实力,为苏联大举反攻奠定基础;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日本核政策调整的原因为美苏进行冷战,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于战略需要,对日本采取扶植、结盟的政策。据材料三“……1955年《日美核能研究合作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美国将日本纳入其核政策体系。同时,日本也成功地从美国得到了研究所用的核材料及其相关技术。”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核政策调整对日本的影响为:有利于日本在核领域的研究;日本成为美国事实上的核合作伙伴;日本被纳入美国核保护之下,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核力量部署基地;使日本的国际环境趋于复杂;不利于日本对战争的反思。
4)据材料四“随着冷战体制的瓦解,世界各国人民反对超级大国干涉、控制,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争取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愿望也日益高涨。”可知,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原因原因为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国际政治民主化。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紧扣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故答案为:
1)军事集团:三国协约。背景:英国“光辉孤立”外交政策的破产;三国同盟的形成;英德矛盾加剧。
2)标志性意义:世界反西斯同盟形成;反应:英美很快向苏联提供援助;影响: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实力,为苏联大举反攻奠定基础;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3)原因:美苏进行冷战,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于战略需要,对日本采取扶植、结盟的政策。影响:有利于日本在核领域的研究;日本成为美国事实上的核合作伙伴;日本被纳入美国核保护之下,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核力量部署基地;使日本的国际环境趋于复杂;不利于日本对战争的反思。
4)原因: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国际政治民主化。做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世界格局多极化   ",属于"典型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9721. (2022•铁一中学•四模)
 时间  举办国  时间  举办国  时间  举办国
 1896  希腊  1948  英国  1996  美国
 1900  法国  1964  日本  2000  澳大利亚
 1904  美国  1968  墨西哥  2004  希腊
 1908  英国  1972  德国  2008  中国
 1924  法国  1980  苏联  2016  巴西
 1932  美国  1984  美国  2021  日本
 1936  德国  1988  韩国
1980年,美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作为对美国抵制的报复,苏联抵制了1984年在洛杉矶举行的夏季奥运会……这届奥运会共有140个国家参加,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编自谷世权《中国体育史》等(3)依据材料三图A,分析1960年前后,奥运会的举办国出现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苏联和中国为何对洛杉矶奥运会持不同的态度。
【强国盛世办奥运】
材料四:我们应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问题……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
——习近平在北京 2022年冬奥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德优题库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国际社会存在哪些共同问题,依据材料四图 B,指出“雪容融“的设计理念。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有怎样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04-04 难度:5 相似度:1.43
29924. (2023•经开一校(原经发)•三模) 九年级某班同学以“现代战争”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加入。?
【现代战争与帝国主义】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根据材料一图A图B内容并结合所学,说明图C列宁观点的合理性。
【现代战争与民族主义】?
材料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徒趁机大肆活动……进行针对性的宣传,还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广泛支持。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p6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最终结果各不相同:土耳其人达到了他们提出的大多数目标,而埃及人、伊拉克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只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这些起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中最终摧毁欧洲诸帝国的大动乱的序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P556(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希特勒煽动民族复仇情绪的恶劣后果。一战后印度人通过革命获得“宪法上的适度让步”所指何事?哪一事件标志着二战后“欧洲诸帝国”在非洲大陆的殖民统治被“最终摧毁”?
材料三:
?德优题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106-107(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二战期间,为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参与签署了哪些国际文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日军无条件投降,是否意味着日本政府能够正确看待侵略历史?请结合史实给出判断。
【现代战争与世界格局】
材料四:
?德优题库
东西方关系有时紧张到了极点,甚至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但美苏两国没有发展成“热战”。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国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但最后危机并没有酿成战祸,双方表示接受联合国秘书长的调停……避免爆发东西方直接冲突的全球性战争。从法国大革命以来,世界格局历经沧桑,发生过多次变化……这几次格局转换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这一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短暂和干净利落。而这次旧格局的解体是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自行解体造成的……新格局的形成只能通过各大国或国家集团力量消长和分化组合,通过各种基本力量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就决定了新旧格局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的流变过程。
——摘编自颜声毅主编《当代国际关系》(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指出图E漫画的内涵。美苏冷战对峙在经济领域有何表现?综合以上探究,你觉得当今世界哪些因素能管控和遏制现代战争?
共享时间:2023-04-06 难度:5 相似度:1
29860. (2023•西工大附中•八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如图事件反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具有怎样的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明“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这一观点。
(2)选做题;以下二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本来很发达,手工棉纺织品大量行销英国。为了发展本国的棉纺织业,英国从印度进口大量棉花,并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摘自九年级《历史》下册
?①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英国对印度的贸易活动对印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列举这一时期印度反抗英国经济侵略的史实。
材料三:
德优题库? 战后初期,……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②依据材料三,写出图中的方框内相应国家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冷战的影响,冷战结束于哪一年?
(3)综合上述,结合所学知识,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在世界新格局形势下,你认为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共享时间:2023-06-24 难度:5 相似度:1
28663. (2018•师大附中•四模) 人类文明的进程有前进,也有曲折。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前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而美国相信,只有前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正是受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冲突之路。
---【英】梅森:《冷战》材料三: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德优题库
(1)根据材料一,完成结构简图的空白处。
(2)阅读材料二,判断材料观点是否完整地揭示了美苏冷战对峙的主要目的?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表述每幅图片反映的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特征。
共享时间:2018-04-28 难度:5 相似度:0.96
29524. (2021•西安二十三中•四模)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想要一探究竟,必须抽丝剥茧步步深入。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风云变化的国际局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暂时休整】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摘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1)材料一中,“上一轮争夺”的指的是什么事件?而出现这一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分庭抗礼】
材料二  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二是怕技术上的,怕原子弹秘密保持不住。三是怕经济上的,随着和平的降临,经济会重新转向衰退。这也就促使美国走上向全世界扩张的道路。在美国看来,正当美国要实现霸权主义野心却遭遇到了第一个也是主要来自苏联的障碍,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自安布鲁斯《走向全球主义》德优题库
(2)材料二中漫画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共同发展】
材料三  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摘自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德优题库
(3)材料三中,“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格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何趋势?
【走向未来】
材料四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4)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综合上述材料,纷繁变化的复杂国际局势对我国未来发展有哪些启示?
共享时间:2021-03-21 难度:5 相似度:0.96
28512. (2018•高新三中•九上二月) 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阶段,也是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据此,完成下列材料题。
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
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 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的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就中美关系而言,由于杜鲁门政府在解放战争时期对蒋介石政权给予支持和援助,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两国之间实际上处于一种彼此敌视的状态。只是这种情况并未导致双方关系的崩溃。及至朝鲜战争爆发,华盛顿决策层旋即改变了对全球冷战对抗局势的看法,决心通过卷入战争而性朝鲜半岛实施遏制战略。朝鲜战争的爆发对美国确立敌视中国的政策具有决定性影响。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对华政策尚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在选择敌视与非敌视之间徘徊,因而不属于遏制范畴。朝鲜战争爆发及中国出兵朝鲜,导致美国重新评估中苏关系性质及中国的实力,美国开始视中国为其在远东的主要敌手,选择了对华遏制政策。
--据邓峰《冷战初期东亚国际关系研究》
(5)根据材料,归纳朝鲜战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此时期导致中美关系改变的其他因素。
共享时间:2018-12-24 难度:5 相似度:0.96
18702. (2018•永春三中•模拟) 人类文明的进程有前进,也有曲折。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材料一:

材料二: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前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而美国相信,只有前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正是受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冲突之路。
﹣﹣﹣【英】梅森:《冷战》
材料三: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完成结构简图的空白处。
(2)阅读材料二,判断材料观点是否完整地揭示了美苏冷战对峙的主要目的?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表述每幅图片反映的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特征。
共享时间:2018-06-20 难度:5 相似度:0.96
29323. (2017•高新三中•九上期末) 进入世界近现代史以来伴随着大国力量的对比变化,不同利益诉求导致国际关系也随之产生变化,在对碰撞妥协中新的国际格局先后确立,影响着不同时期国际局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秩序初建]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之后,随各国力量的消长,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美英法意日五大战胜国控制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标志着一战结束后列强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1921 年华盛顿会议开幕,会议在美英日的控制下,建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主要作用是什么?
[美苏抗衡]
材料二: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是个灾难,因为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摘编自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等(2)两极格局以东欧剧变与苏联的解体而告终,美国看似是美苏争霸的胜利者,但历史证明美国也不是两极格局的完胜者,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美国与世界]
材料三: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草方面的制裁或干预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国的合作。第三,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
--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3)据材料三指出亭廷顿的国际格局观,据材料概括这一格局观对美国政策产生的影响。
[今日秩序]
材料四:1991 年冷战结束后随着克里米亚危机叠加乌克兰乱局,欧洲“新冷战”的阴云正在黑海叫若隐若现,引发全世界忧虑&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乃是时代主旋律,全球化让各方利益纠葛在一起,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新冷战”只会让各方“双输”,是开国际关系的历史倒车。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冷战结束亦已25年,没人愿意走回头路,世界不欢迎“新冷战”。
--摘编自 (新华社记者)吴黎明《世界不欢迎“新冷战”》(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21世纪的世界不欢迎“新冷战”?
共享时间:2018-02-24 难度:5 相似度:0.96
27711. (2023•铁一中学•九上二月) 某校九年级同学以“世界的变局与应对”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引领变局】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摘编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规律及启示》(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在第二、三次技术革命中任选一个创新中心国家,说明其在此次技术革命中取得成就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全球科技发展变革有何特点?
【分裂动荡】
材料二
一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到战争后期,反对战争、要求和平成为一些国家发生革命的重要动力。战后欧美各国反战和平运动得到了大发展。
——《一战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观点》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图A 图B 希特勒 图C 海报《绞死希特勒》(苏)库克尼茨基1942年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图A中“一战的极端残酷”。简要分析图B中所说的“条约”对德国有什么影响?结合所学分析图C海报出现的历史背景。此后,反法西斯国家为实现胜利做了哪些努力?
【对峙重组】
材料三
二战中,美苏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德优题库
图A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的原因。二战后初期,美国为对抗苏联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图A局面的形成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应对新局】
材料四
“冷战”后北约军事战略的演变
时间 文件 军事战略
1991年 《联盟新战略概念》 对“集体防御”概念进行更明确界定。增添了保持欧洲的稳定和平、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由防御东方“单向”之敌转为“全方位”监视和消除各种安全威胁等。
1999年 《联盟战略概念》 以政治和军事手段维护和扩大北约广泛的共同安全利益。北约可以不经联合国授权,而根据需要将其军事行动范围扩展到成员国领土之外。
2010年 《积极参与现代防御》 重点强调实施先发制人打击、在全球展开军事行动和加强网络战攻防能力等。
(4)依据材料四概括“冷战”后北约军事战略的变化。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共享时间:2024-01-16 难度:5 相似度:0.96
30122. (2017•尊德中学•九上二月) 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世界格局不断的发展、演变。九年级某班同学以“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  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近代) 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弗兰克的观点是什么?
材料二  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率先放弃了传统的经济政策,转而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贸易是国家的命脉,自由贸易对英国商人和消费者都有好处“,因此,“工业发展一直没有成为英国最爱宠的事业”。
--钟伟民《茶叶和稿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19世纪末成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推动者的有利因素。
材料三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列 宁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的观点?请阐明理由。
材料四
不论苏联人采取的行动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亦或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进共产主义…反正杜鲁门总统及绝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美国及其盟友可藉以“遏制”来自苏联新的进攻。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德优题库
北约海军以军事演习威慑社会主义国家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政府“遏制”战略的具体表现。
材料五  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它们的领导国家或是核心国家--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将来可能还有巴西和南非,或许再加上某个伊斯兰国家,将是世界舞台的主要活动者。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6)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当前我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共享时间:2018-02-24 难度:5 相似度:0.92
18608. (2020•交大附中•模拟) 某校九年级学生以“历史大变局”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请你参加。
[知识重建﹣﹣“历史大变局”的演进]
材料一:
  第一次“历史大变局” 第二次“历史大变局”
  时间 标志性事件 时间 标志性事件
中国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 19世纪60、70年代         
世界 公元前1世纪 罗马帝国建立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工业革命
(1)从世界范围来看,“历史大变局”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比如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根据上述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处的标志性事件,该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二:

(2)世界“历史大变局”往往还包括国际力量的对比,由此引发了国际格局的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根据上述年代尺中的信息,将③④⑤处国际格局的演变填写完整。
[时空对比﹣﹣“历史大变局”的缩影]
材料三:1649年(英国)发生的这件事,对于刚刚入关五年的中国清王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欧洲大陆则完全不同。欧洲大大小小的宫廷都被震惊了,当时这些宫廷不是处于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就是正在渴望实行君主专制。隔海相望的岛国英国的做法,超越了那个时代普遍的政治观念。
﹣﹣《大国崛起》解说词
(3)研究材料二中②处“东方从属于西方”时,某同学查找出上面的解说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英国发生了哪些历史巨变?“这件事”发生近两百年后,清王朝受到英国怎样的影响?
[探究分析﹣﹣“历史大变局”的延伸]
(4)当世界历史大变局处于材料二中年代尺的②阶段的后期,俄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变化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0-07-13 难度:5 相似度:0.87
101824. (2025•西安市阎良区第一中学•八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图A英军在约克镇投降 美国在崛起初期采用的是孤立主义。孤立主义的源头可追溯至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并且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中立再到孤立形成的过程。……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是针对欧洲而言的,它要求美国主要是避免卷入欧洲争端,而不是避免卷入一切国际争端。美国起始阶段国力不强,为了国家利益需要自保,则是孤立主义形成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政策下,美国领土得到了扩张,国家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尽管1861—1865年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但由于孤立主义外交的实施,欧洲包括英国未能干涉美国内战。
材料二  20世纪初“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表明美国开始向奉行国际主义转变,积极参与 国际事务,并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及至一战前后,一项主张美国放弃孤立主 义传统,更多地卷入世界事务的“国际主义”政策开始提出。以反共产主义为基础的国际主 义理念支配了整个冷战时代,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内已形成一致看法,即世界已被分 成两种敌对力量: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美国要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担任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就必须在全球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的扩张。
——摘编自孙玉娣《杜鲁门时期美国“冷战共识”的形成》(1)简述图A事件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一,回答美国孤立主义形成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对美国发展的作用。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20世纪初“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活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②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在二战后为“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的扩张”采取了哪些 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推行这些措施有何影响?
(3)近年来,中美贸易战,美国单方面提高中国商品关税等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美国的对外政策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4-06-16 难度:2 相似度:0.83
18719. (2018•永春三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正式提出了这个概念。此后,德国历史学家阿尔巴特•郝尔曼又将丝绸之路的含义延伸到从中国通向遥远西方的道路。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福建省,早在汉朝时已开始海上对外交往,两宋年间,由于游牧民族盘踞西北地区导致陆上丝路中断,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维基百科
材料三:

材料四:“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将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
﹣﹣《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西汉在公元前60年于西域地区设置     ,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东汉时期     受命出使西域,驱逐匈奴,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丝绸之路的贯通有利于     
(2)选做题: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的原因有哪些?
②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条件。
(3)“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者的不同。
共享时间:2018-07-09 难度:3 相似度:0.83
29582. (2021•行知中学•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材料三
德优题库
请回答:
(1)材料三中的斜线、方格部分分别表示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是什么?它们形成后对世界形势有什么影响?
(2)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分析,谈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的漫画表明两大集团之间的核心矛盾是哪两国的矛盾?
(4)读图和回答以上问题后,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2021-02-28 难度:3 相似度:0.66
26123. (2024•高新一中•五模) 德优题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独立后一些欧洲老牌殖民帝国对其虎视眈眈,想尽办法阻碍美国的发展。并且美国需要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经济,因此孤立主义外交就体现在美国初期的对外政策………在这一政策下,美国领土得到了扩张,国家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尽管1861—1865年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但由于孤立主义外交的实施,欧洲包括英国未能干涉美国内战。
——摘编自苗蓓蕾《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根源及其启示》(1)如图宣言为什么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独立后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对美国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扩张主义是贯穿整个美国对外政策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美国是英国商业资本扩张的产物,……独立后的美国通过购买、战争威胁、夺取等方式扩大领土,到19世纪中叶,其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时期 阶投
1775—1897 美洲扩张时期
1898—1945 ①海外扩张时期
1946—1991 ②全球称霸时期
(2)依据材料二如表,结合所学知识,请选取①或②任意一个阶段(用序号表示),指出这一阶段美国典型的外交政策,并围绕这一外交政策说明美国有哪些扩张活动。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美国推行扩张主义的原因。
材料三:20世纪是美国霸权的时代。其间三次国际秩序建设的诉求都与美国霸权目标直接相关。…联合国的创立,以此为基础的国际制度体系将美国推上了西方世界霸权的宝座。……鉴于多边国际制度作为建构未来秩序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美国当前的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
——门洪华《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何美国“当前单边主义难以奏效”。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外交政策制定与国际局势的关系。
共享时间:2024-04-11 难度:3 相似度:0.66

he3@dyw.com

2024-02-24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17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