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2831. (2018•师大附中•七上期末) 西汉时期103个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74个郡,以南有29个郡;西晋时期162个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86个郡,以南有76个郡。与这种变化相关的因素是(  )

A.西晋的疆域比西汉疆域大

B.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南方

C.南方的经济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

D.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共享时间:2018-08-24 难度:3
[考点]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答案]
D
[解析]
从西汉到西晋,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南方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带来行政区划的细化,郡的数量逐渐接近北方,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属于"典型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原创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原创,非正常渠道不可私用,违者必究! !版权申诉
22588. (2020•西工大附中•七上期末)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共享时间:2021-02-26 难度:3 相似度:2
31989. (2015•师大附中•九上期末)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共享时间:2016-02-25 难度:1 相似度:2
108834. (2022•莲湖区•七上期末)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写到麻、粟、豆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原先种植在北方,而当时在南方也种植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麻、粟、豆等农作物便于种植

B.北方人迁往江南地区

C.商品贸易的发展

D.农业技术的提高

共享时间:2022-02-20 难度:1 相似度:2
108656. (2022•远东二中•七上期末)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写到麻、粟、豆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原先种植在北方,而当时在南方也种植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麻、粟、豆等农作物便于种植

B.北方人迁往江南地区

C.商品贸易的发展

D.农业技术的提高

共享时间:2022-02-19 难度:1 相似度:2
104676. (2023•莲湖区•七上期末) 从古至今,诸多诗人都曾留下赞颂江南美景的诗句,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好”的原因是(  )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
③社会相对安定
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共享时间:2023-02-09 难度:1 相似度:2
104674. (2023•莲湖区•七上期末) 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受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发生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C.东汉末年

B.西晋末年

D.三国时期

共享时间:2023-02-09 难度:1 相似度:2
102995. (2023•长安区•七上期末) 《晋书》记载:“天下(南方)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材料中出现“谷”“家给人足”现象的原因是(  )
①东晋社会比较安定
②南迁的人口开垦了大量荒地
③采用育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④建康等城市商业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共享时间:2023-02-21 难度:1 相似度:2
102649. (2016•师大附中•二模) 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是在(  )
①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 ②3-5世纪 ③8-10世纪④14-16世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共享时间:2016-03-21 难度:1 相似度:2
40901.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七上期末) 《宋书》描述江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魏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江南有优越自然条件

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术和劳动力

C.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

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1 相似度:2
31316. (2020•西工大附中•七上期末)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共享时间:2021-02-18 难度:1 相似度:2
29655. (2023•远东二中•副题)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写到麻、粟、豆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原先种植在北方,而当时在南方也种植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麻、粟、豆等农作物便于种植

B.北方人迁往江南地区

C.商品贸易的发展

D.农业技术的提高

共享时间:2023-03-24 难度:1 相似度:2
29319. (2017•高新三中•九上期末)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完全超过北力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经济得以沟通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共享时间:2018-02-24 难度:1 相似度:2
28948. (2023•西安九十九中•七上期末) 《宋书》记载:“江南……地旷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出江南地区(  )

A.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C.人民生活没有保障

B.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D.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共享时间:2024-03-23 难度:1 相似度:2
22839. (2018•师大附中•七上期末)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共享时间:2018-08-24 难度:3 相似度:2
22836. (2018•师大附中•七上期末)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共享时间:2018-08-24 难度:3 相似度:2

dyls2018

2018-08-24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选择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271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