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
解:(1)在阴影区域部分,B物质的固体质量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B;
(2)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在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降温结晶,过滤;
(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的含义为:t1℃时,B、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1℃时B物质的溶解度>t2℃时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在t1℃下,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C。
故答案为:(1)B;
(2)降温;
(3)t1℃时,B、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B>C;
(5)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