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答案]
(1)B。
(2)节约药品。
(3)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解:(1)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B出溶液变红,这是因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B烧杯内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具有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而酚酞溶液不具有挥发性,A烧杯内溶液不会变红;
(2)与图1相比,改进后图2实验的优点是节约药品,这是因为图2用的药品量较少;
(3)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热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快,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是: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观察到导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烧杯中白磷不燃烧,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气体为装置内氮气,一段时间后,氧气通过导管进入烧杯,白磷燃烧,证明的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需要与氧气接触,烧杯中白磷燃烧时,Y型管中红磷不燃烧,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1)B。
(2)节约药品。
(3)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属于"必考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