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化学与安全 | ①夜晚发现燃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 ②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
B.化学与生活 | ①使煤燃烧更充分——把煤做成蜂窝状 ②“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硒元素 |
C.日常物质的区别 | ①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②区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带火星的木条 |
D.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 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②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用做霓虹灯 |
A.氮气用于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氦气用作探空气球,是利用氦气密度小且很稳定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液氮可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9.56g固体
B.用100mL量筒量取9.6mL水
C.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烧杯的质量,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减少砝码至平衡
A | B | C | D | |
X | 二氧化碳 | 氯化氢 | 二氧化碳 | 氯化氢 |
Y(足量) | 水 | 碳酸钠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A.A
B.B
C.C
D.D
A.该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B.该气体的组成最多有四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C.乙装置增加的质量等于甲处直玻璃管中减少的质量
D.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A.带火星的木条
C.燃着的木炭
B.加热的铁丝
D.燃着的木条
A.分别吹肥皂泡
B.分别用带火星木条伸入气体
C.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接触气体
D.分别观察颜色、气味
A.氧气 氮气 空气
C.氮气 空气 氧气
B.空气 氧气 氮气
D.氮气 氧气 空气
A.装置A中溶液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
B.装置C中固体粉末变红,装置E中溶液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
C.装置C中固体粉末变红,装置D中粉末变蓝,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2
D.为证明混合气体中有H2O,应在装置A前增加一个装置D
A.只要看到A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证明该气体中含有CO2
B.若C处CuO由黑变红,D处白色硫酸铜变蓝,则证明该气体中含有H2
C.若C处CuO由黑变红,E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处气体被点燃,则证明该气体中含有CO
D.若要证明气体中是否含有H2O,则还需在A装置前加一个盛有白色硫酸铜粉末的U型管
dyczhxyn
2023-10-27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