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A.C→CO2、H2→H2O,既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也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B.CaO→a→CaCO3,其中a既可以是CaCl2,也可以是Ca(OH)2
C.Cu→CuSO4、Fe2O3→FeSO4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D.光合作用中CO2→O2、电解水中H2O→O2均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
A.甲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甲
C.丙溶液中不含NH4Cl
D.操作X的名称为“过滤”
A.氢气+氧气水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硫+氧气二氧化硫
D.氧化汞氧气+汞
A.分类观 | B.能量观 |
①干冰和冰均为氧化物,火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②百炼成钢、铁杵磨针均为化学变化 ③铁元素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缺铁易导致贫血 |
①燃烧反应都放热,缓慢氧化吸热 ②蓄电池充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C.守恒观 | D.微粒观 |
①甲烷燃烧前后元素种类及质量都不变 ②化学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可能不变 ③H2还原CuO的反应中,H2结合的氧原子数目一定等于CuO失去的氧原子数目 |
①化学反应中离子一定可以再分 ②H2O2、H2O、H2SO4均由分子构成 ③ ![]() ![]() |
A.A
B.B
C.C
D.D
A.“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金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实现氧化钙到碳酸钙的转化
A.酸的水溶液显酸性,所以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氯化钠和硫酸铜都含有金属离子,属于盐,则所有盐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C.活泼金属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化合物
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C.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一定是金属
A.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Na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T1℃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NaNO3固体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较多的是NaNO3
C.T1℃时,往180g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D.分别将T2℃时,KNO3和Na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溶液
A.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非金属单质碳、磷、硫具有可燃性,因而所有非金属单质都具有可燃性
D.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带电微粒,但微粒得失电子不一定形成离子
A.20℃时,将9.6gNaHCO3加入到90.4g水中,可得到100g饱和溶液
B.20℃时NH4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NH4Cl溶液从40℃降温至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分别将60℃时的NH4Cl和NaHC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HCO3
A.“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金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实现氧化钙到碳酸钙的转化
A.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性质完全相同
B.推理: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析: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归纳: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氨分子是由氨原子构成的
dyczhxyn
2023-05-05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