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60956. (2025•田家炳中学•高二上期末)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长木板光滑且处于水平,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用手推动一下小车A,放手后小车A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和在一起,之后继续做匀速运动,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德优题库
①若获得纸带如图乙所示,a为运动的起始点,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a、b、c、d、e都为计数点,并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则应选        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选填ab、bc、cd或de)。
②已测得小车A(含橡皮泥)的质量mA=0.30kg,小车B(含撞针)的质量mB=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系统总动量为        kg?m/s,碰后系统总动量为        kg?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共享时间:2025-02-02 难度:1
[考点]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解:(1)推动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bc段为匀速运动的阶段,故选bc计算碰前的速度;
碰撞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而A和B碰后的共同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故应选de段来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
A与B碰后粘在一起,速度减小,相等时间内的间隔减小,可知通过bc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通过de段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2)打点周期为0.02s,所以bc段、de段的运动时间T=5v1=×0.02s=0.1s
A碰前的速度:
碰后共同速度:
碰前总动量:P1=mAv1=0.30×3.450kg•m/s=1.04kg•m/s
碰后的总动量:P2=(mA+mB)v2=0.50×2.060=1.03kg•m/s
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AB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故答案为:(1)bc,de;(2)1.04,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属于"基础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58396. (2024•铁一中学•高二上一月) 气垫导轨在力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小组应用该装置不仅“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且测出了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实验步骤如下:
(1)首先查验轨道面平整光滑、透气孔无阻塞,查验两个滑块无扭曲形变、滑块与轨道接触的平面平整光滑无划痕。
(2)通过调节底脚螺丝使轨道水平。判断方法是:接通电源,放一个滑块在轨道一端,轻轻推动滑块后,滑块在轨道上经过A、B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        
(3)如图甲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板的宽度d=       mm。分别测出滑块a和b带挡光板时的质量m1和m2
(4)如图乙所示,在滑块a、b之间夹一个压缩弹簧,用细绳连接a、b并固定紧绳子,然后一起放在气垫导轨中间。静止时烧断细绳,滑块a、b向两边水平弹开,测出滑块a、b挡光板的挡光时间t1和t2(滑块经过挡光板前,已经与弹簧分开)。
(5)根据实验的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关系        ,则表明系统总动量守恒;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       。(结果均用题中字母表示)德优题库
共享时间:2024-10-29 难度:1 相似度:2
162650. (2022•高新一中•高二上期中) 图1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气垫导轨上安装了1、2两个光电门,两滑块上均固定一竖直遮光条。
德优题库
(1)小组成员甲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滑块A上的挡光片宽度dA如图2所示,小组成员乙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B上遮光条dB的宽度如图3所示,则dA=       mm,dB=       mm;
(2)实验前,接通气源后,在导轨上轻放一个滑块,给滑块一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右端向左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大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使导轨水平,可调节Q使轨道右端        (选填“升高”或“降低”)一些。
(3)测出滑块A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A,滑块B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B,将滑块B静置于两光电门之间,将滑块A静置干光中门1右侧,推动A,使其获得水平向左的速度,经过光电门1并与B发生碰撞且被弹回,再次经过光电门1。光电门1先后记录的挡光时间为Δt1、Δt2,光电门2记录的挡光时间为Δt3,则实验中两滑块的质量应满mA       mB(选填“>”、“<”或“=”),滑块A、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请用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表示)。
(4)若两滑块的质量关系为mB=2mA,当两滑块碰撞过程满足dA:dB=       (用Δt和Δt3表示),则说明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
共享时间:2022-11-30 难度:1 相似度:2
162459. (2023•高新一中•高二上期中) 如图甲所示,用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质量为m1的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进入水平轨道后,从轨道末端水平抛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质量为m2的B球放在水平轨道末端,让A球仍从位置C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如图乙所示,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未放B球时,A球的落点是P点,O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
德优题库
(1)在这个实验中,除了图中器材外,实验室还备有下列器材,完成本实验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        
A.秒表、天平
B.天平、刻度尺
C.秒表、刻度尺
D.天平、打点计时器
(2)在某次实验中,测量出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记录的落点平均位置M、N几乎与OP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出三个落点位置与O点距离OM、OP、ON。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        ,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的总动量守恒。(用测量的量表示)
(3)实验中小球斜槽之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4)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丙所示。在水平槽右方竖直固定一木板,使小球1仍从斜槽上C点由静止滚下,重复上述实验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木板上的平均落点M、P、N。用刻度尺测量木板上与B等高的点B′到M、P、N三点的高度差分别为L1、L2、L3,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共享时间:2023-11-11 难度:1 相似度:2
162411. (2023•西工大附中•高二上期中) 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完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小球1和2半径相等,用天平测得质量分别为m1、m2且m1>m2,在水平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面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先不放小球2,使小球1从斜槽上某一点S由静止滚下,落到水平木板P点。再把小球2静置于斜槽轨道末端,重复上述操作,小球1和小球2碰撞后分别落在水平木板上,在白纸上留下各自落点的痕迹。
德优题库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可以通过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确定碰撞前后落点的位置P、M、N,用刻度尺测量出水平射程xP、xM、xN
①本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是水平的
C.小球1每次可以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②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xP=       (用m1、m2、xM、xN表示)。
(2)在上述实验中换用不同材质的小球,其它条件不变,记录下小球的落点位置,如图2三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共享时间:2023-11-23 难度:1 相似度:2
162073. (2024•铁一中学•高二上期中) (1)甲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德优题库
①实验中质量为m1的入射小球和质量为m2的被碰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1       m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图(a)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投影.实验时,先将入射小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水平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末端,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本操作.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通过画最小的圆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水平射程OM、ON
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2)乙同学也用上述两球进行实验,但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b)所示。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小球1、小球2与木条的撞击点.实验时先将木条竖直立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入射小球1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点为B';然后将木条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入射小球1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确定其撞击点P;再将入射小球1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2相撞,撞击点分别为M和N,测得B'与N、P、M各点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h3。只要满足关系式        ,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只要再满足关系式        ,则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共享时间:2024-11-13 难度:1 相似度:2
161940. (2022•雁塔二中•高二下期末)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弹性碰撞。该装置由倾斜轨道AB、平直轨道CD与斜面EF连接而成,其中B、C之间通过光滑小圆弧(图中未画出)连接,小球通过B、C前后速率不变。实验时,先把CD段调成水平再把质量为m2的小球2放在平直轨道CD上,然后把质量为m1的小球1从倾斜轨道AB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球1与球2发生正碰后,球2向前运动,经D点平抛后落到斜面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球1反弹,最高上升到倾斜轨道AB上的P′点(图中未画出)该小组测出P点到CD的高度为h,P′点到CD的高度为,EQ=l,θ=30°,球1与球2大小相等。
(1)本实验中,m1      m2(选填“>”“<”或“=”);轨道AB、CD         光滑(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若重力加速度为g,取向右为正方向,碰撞后瞬间小球1的速度为                      ,小球2的速度为                      。(用g、h、l表示)
(3)碰撞前后,若满足表达式                      ,则可验证碰撞中两球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用m1、m2、h、l表示)
(4)碰撞前后,若满足l=                   h,则可验证该碰撞为弹性碰撞。
共享时间:2022-07-14 难度:1 相似度:2
161871. (2022•长安区一中•高二下期末)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量守恒定律”,AB是倾角大小可以调节的长木板,BC是气垫导轨(气垫导轨可看成光滑轨道),忽略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变化,光电门1与光电门2固定在气垫导轨BC上。

(1)将质量为m、直径为d1的小球a从长木板上的位置O1由静止释放,小球a通过光电门1、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与Δt2,当              时,表明气垫导轨已调至水平位置。
(2)将质量为3m、直径为d2的小球b静置于气垫导轨上的位置O2,使小球a从长木板上的位置O1由静止释放,小球a先后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3与Δt4,小球b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Δt5
①若小球a、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必须满足的关系式为                     
②若小球a、b发生的是弹性碰撞,则                    
(3)若小球a、b发生的是弹性碰撞,该小组成员设想,如果保持小球a的直径d1不变,逐渐增大小球a的质量,则碰撞之前小球a的挡光时间Δt6与碰撞之后小球b的挡光时间Δt7的比值逐渐趋近于      
共享时间:2022-07-14 难度:1 相似度:2
161832. (2022•长安区一中•高一下期末) 德优题库为了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②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a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P;
③把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的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M和N;
④用天平测出a、b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用刻度尺测量白纸上0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m、yp和yN
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选择入射球ma、被碰球mb时,应该使ma       m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球a和b发生碰撞后,小球a在图中白纸上撞击痕迹应是点        
(3)小球a下滑过程中与斜槽轨道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论        产生影响(填“会”或“不会”)。
(4)用本实验中所测得的物理量来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        (用ma、mb、yM、yP、yN表示)
共享时间:2022-07-18 难度:1 相似度:2
161642. (2023•高新一中•高二上期末) 德优题库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①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1每次必须在斜槽上相同的位置从静止滚下
B.小球1可以在斜槽上不同的位置从静止滚下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②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m1>m2,r1>r2
B.m1>m2,r1=r2
C.m1<m2,r1>r2
D.m1<m2,r1=r2
③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1、r2
④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是弹性碰撞。
共享时间:2023-02-21 难度:1 相似度:2
160743. (2019•高新一中•四模) 德优题库如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②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P;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B处,仍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m1、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B的距离。图中从M、P、N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M、P、N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SM、SP、SN.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两小球的质量m1、m2应满足m1       m2(填写“>”、“=”或“<”);
(2)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       点,m2的落点是图中       点;
(3)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       ,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
(4)若要判断两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需比较              是否相等即可。
共享时间:2019-04-24 难度:1 相似度:2
158436. (2024•田家炳中学•高二上一月)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气垫导轨右端固定一弹簧,滑块b的右端有黏性强的物质。图中滑块a和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1=0.310kg,滑块b的质量为m2=0.108kg。

实验步骤如下:
①开动气泵,调节气垫导轨,轻推滑块,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        时,可认为气垫导轨水平;
②将滑块b置于两光电门之间,将滑块a置于光电门1的右侧,然后推动滑块a水平压缩弹簧,撤去外力后,滑块a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左弹射出去,通过光电门1后继续向左滑动并与滑块b发生碰撞;
③两滑块碰撞后合在一起向左运动,并通过光电门2;
④实验后,分别记录下滑块a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两滑块一起运动时挡光片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
(1)完成实验步骤①中所缺少的内容。
(2)设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挡光片的宽度为d,则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表示为v=                    (用d、Δt表示)。
(3)实验前测得挡光片的宽度d=1.00cm,实验中测得滑块a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v1=2.00m/s,两滑块经过光电门2的时间t2=6.85ms,将两滑块和挡光片看成一个系统,则系统在两滑块相互作用前、后的总动量分别为p1          kg•m/s,p2          kg•m/s(结果均保留3位小数)。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 ×100%最大为5%,本实验的相对误差为          (保留两位数字)
共享时间:2024-10-10 难度:1 相似度:2
159625. (2022•西安三中•高二上一月) 德优题库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       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mv的矢量和,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共享时间:2022-10-21 难度:1 相似度:2
159492. (2022•长安区一中•高二上一月) 德优题库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上,让a球仍从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填写选项对应的字母)
A.斜槽轨道末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
OA
OB
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2)放上被碰小球b,两球(ma>mb)相碰后,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        点和        点.
(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测量了过程中的各个物理量,利用上述数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那么判断的依据是看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
共享时间:2022-10-12 难度:1 相似度:2
159472. (2022•长安区一中•高三上一月) 如图1所示,某同学设计一个气垫导轨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德优题库
①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2所示,则d=       mm;
②质量为m2的滑块2静止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光电门B的右侧,质量为m1的滑块从光电门A的右侧向左运动,穿过光电门A与滑块2发生碰撞,随后两个滑块分离并依次穿过光电门B,滑块2与导轨左端相碰并被粘接条粘住,待滑块1穿过光电门B后用手将它停住,两个滑块固定的遮光条宽度相同,数字计时器分别记录下滑块1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Δt、滑块2和滑块1依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Δt2和Δt1.本实验中两个滑块的质量大小关系应为       。若等式       成立,则证明两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用题中的所给的字母表示)。
共享时间:2022-10-20 难度:1 相似度:2
159127. (2023•高新一中•高二上一月) 如图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气垫导轨上安装了1、2两个光电门,两滑块上均固定一相同的竖直遮光条。
德优题库?
(1)实验前,接通气源后,在导轨上轻放一个滑块,给滑块一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左端向右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小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使导轨水平,可调节Q使轨道右端        (选填“升高”或“降低”)一些;
(2)测出滑块A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1,滑块B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2。将滑块A静置于两光电门之间,将滑块B静置于光电门2右侧,推动B,使其获得水平向左的速度,经过光电门2并与A发生碰撞且被弹回,再次经过光电门2。光电门2先后记录的挡光时间为Δt1、Δt2,光电门1记录的挡光时间为Δt3。小明想用上述物理量验证该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他要验证的关系式是        
(3)小徐猜想该碰撞还是弹性碰撞,他用了一个只包含Δt1、Δt2和Δt3的关系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则他要验证的关系式是        
共享时间:2023-10-14 难度:1 相似度:2

dygzwlyn

2025-02-02

高中物理 | 高二上 | 实验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2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