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注射特异性抗原
(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灭活的病毒
(3)杂交瘤细胞 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4)pH、动物血浆、气体环境、无菌、无毒的环境
(5)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解析]
解:(1)通过①过程得到的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注射相应抗原,获取的是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2)②过程将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运用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过程中区别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处理。
(3)过程③至少需要通过2次筛选和克隆培养,经过诱导融合后,考虑两两融合,能获得3种融合细胞,需要第一次筛选,目的是获得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筛选能够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即图中X细胞。因为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特点.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特点.
(4)动物细胞培养条件:培养基是按照细胞需求将各种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制的,该培养基需加入糖、氨基酸、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促生长因子、及血清血浆等,通入二氧化碳的主要目的是维持pH稳定,无菌无毒的环境等.
(5)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故答案为:
(1)注射特异性抗原
(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灭活的病毒
(3)杂交瘤细胞 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4)pH、动物血浆、气体环境、无菌、无毒的环境
(5)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点评]
本题考查了"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属于"常考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