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红眼、灰体 两对 F1随机交配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对白眼和黑体果蝇进行性别统计
(3)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而精母细胞没有发生
(4)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71:4:4:21
[解析]
解:(1)根据实验一亲本红眼灰体果蝇和白眼黑体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灰体果蝇,可知红眼、灰体为显性性状;因为F1随机交配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为伴性遗传与性别有关,因此为了确定基因的位置还需要对F2实验结果进行的补充措施为对白眼和黑体果蝇进行性别统计。
(3)根据题干“控制体色和翅型的基因都位于2号染色体上”,说明控制体色和翅型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不在性染色体上,因此实验二中F1雌雄个体的测交结果不同的原因可以排除因为伴性遗传引起的。根据实验二种组合一的实验结果可知,灰体、长翅基因连锁,黑体、残翅基因连锁,而组合二中出现了灰体残翅和黑体长翅个体,说明F1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上述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灰体和黑体基因或长翅和残翅基因)发生了交叉交换,从而产生了重组类型配子,而F1雄果蝇则不能。因此实验二中F1雌雄个体的测交结果不同,可能的原因是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而精母细胞没有发生。
(4)假设灰体、黑体分别由A、a控制,长翅残翅分别由B、b控制,根据组合二的实验结果可知,F1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42:8:8:42,而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1:1,所以若将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灰体长翅):AaBb(灰体长翅):AABb(灰体长翅):Aabb(灰体残翅):AaBB(灰体长翅):aaBb(黑体长翅):AaBb(灰体长翅):aabb(黑体残翅)=42:42:8:8:8:8:42:42,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42+42+8+8+42):8:8:42=71:4:4:21。
故答案为:
(1)红眼、灰体 两对 F1随机交配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对白眼和黑体果蝇进行性别统计
(3)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而精母细胞没有发生
(4)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71:4:4:2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属于"基础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