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与光合作用相比,参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适宜温度更高
B.在40℃之前,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40℃时,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D.温度在30℃时总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A.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细胞呼吸中被利用
B.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总是同时进行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细胞呼吸
D.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A.植物的种子风干脱水后,其细胞呼吸强度增强,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
B.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A.图中②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⑩过程O2的吸收量,若长期如此则该植物体将无法正常存活
B.植物细胞④过程的进行与⑤~⑩过程密切相关,与②过程无直接关系
C.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
D.蓝藻细胞的①②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A.图一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③和④
B.该细胞中CO2由2过程产生到5过程利用,至少穿过8层磷脂双分子层
C.当花生叶片所处温度为29℃时,CO2固定速率最大
D.如果昼夜恒温,在白天光照10小时,最适合花生生长的温度是27℃
A.过程①需要NADPH供氢
B.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中
C.过程①和②代表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
D.过程③和④表示呼吸作用中的能量转化
光强度(klx) | 0(黑暗) | a | b | c | d | e |
白瓶溶氧量(mg•L-1) | 3 | 10 | 16 | 24 | 30 | 30 |
黑瓶溶氧量(mg•L-1) | 3 | 3 | 3 | 3 | E | E |
A.瓶中所有生物正常生活的耗氧量在24h内为7mg•L-1
B.光强度为d、e时,黑瓶中溶氧量应为3mg•L-1
C.光强度为c时,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O2量为28mg•L-1
D.光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强度,瓶中溶氧量也不会增加
透光玻璃瓶甲 | 透光玻璃瓶乙 | 不透光玻璃瓶丙 |
4.9mg | 5.6mg | 3.8mg |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内膜
C.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8mg
B.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高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约为0.7mg
A.氧气充足时能进行②过程的细胞也能进行①过程
B.①过程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①、②过程中的[H]是同一种物质
D.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A.向酵母菌培养液中通气,线粒体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加快,释放能量增多
B.当外界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通过旋转增大受光面积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后,胰腺外分泌细胞中的游离型核糖体会向附着型核糖体转化
D.在受到相同的抗原二次入侵时,机体内的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还原态氢,但二还原态氢还原的物质不同
A.18O可出现在类囊体薄膜上
B.密闭环境中可能会含有18O2
C.线粒体基质中可能会出现含18O的丙酮酸
D.细胞中不会出现含18O的葡萄糖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ATP
D.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的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
dygzswyn
2022-04-10
高中生物 | 高一下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