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56391. (2023•西安中学•高二上一月) 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往往会大量出汗、脸红、乏累,之后还会出现肌肉酸胀,这些都是由剧烈运动时体内发生的多种生理变化所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出汗导致肾上腺髓质分泌醛固酮增加,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B.肌肉酸胀可能与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积累过多有关

C.脸红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所致,属于条件反射

D.运动后快速饮用大量纯净水和拍打肌肉分别可以缓解口渴和肌肉酸痛感

共享时间:2023-10-17 难度:3
[考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盐平衡调节,
[答案]
B
[解析]
解:A、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A错误;
B、人体骨骼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B正确;
C、脸红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所致,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而不属于条件反射,C错误;
D、运动后快速饮用大量淡盐水和拍打肌肉分别可以缓解口渴和肌肉酸痛感,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协调——水盐平衡调节,",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56058. (2024•师大附中•高二上一月)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第19届亚运会,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

B.运动过程中,交感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C.剧烈运动时内环境中乳酸含量增加,使血浆pH显著下降

D.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共享时间:2024-10-22 难度:3 相似度:1.34
155738. (2023•昆仑中学•高二上期中) 德优题库研究发现,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1000mL清水与1000mL生理盐水后,其排尿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中0~1h排尿速率上升的原因是血浆渗透压上升

B.曲线A所示排尿速率变化情况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有关

C.曲线B表示正常人饮用1000mL清水后的排尿速率

D.与饮用生理盐水相比,饮用清水时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更多

共享时间:2023-11-29 难度:1 相似度:1.33
156276. (2024•铁一中学•高二上一月) 巴黎奥运会赛场上,各项比赛精彩纷呈。下列关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乒乓球比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热增多

B.平衡木比赛: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C.排球比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肌糖原水解以维持血糖平衡

D.田径比赛:肌肉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内环境pH显著降低

共享时间:2024-10-28 难度:1 相似度:1.33
154909. (2020•西安中学•高二上期末) 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共享时间:2020-02-11 难度:1 相似度:1.33
156532. (2023•雁塔二中•高二上一月) 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

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不属于反射

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共享时间:2023-10-17 难度:1 相似度:1.33
156104. (2024•田家炳中学•高二上一月) 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

B.水杨酸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

C.内环境中的

HCO
-
3
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

D.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

共享时间:2024-10-10 难度:1 相似度:1.33
156473. (2023•长安区一中•高二上一月) 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德优题库

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

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程,为M蛋白供能

C.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

D.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共享时间:2023-10-13 难度:1 相似度:1.33
156392. (2023•西安中学•高二上一月)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盐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B.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此过程涉及神经调节

C.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受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起到保水作用

共享时间:2023-10-17 难度:1 相似度:1.33
156372. (2023•西安中学•高二上一月) 母鸡可以孵鸭蛋,并会照顾鸭宝宝。小鸭破壳后短期内不理会鸡妈妈“咕诃”声的召唤,直到15天后才能在鸡妈妈的召唤下紧紧跟随。而小鸡破壳后短期内就能在母鸡的召唤下跟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破壳15天后的小鸭能在鸡妈妈的召唤下跟随属于条件反射

B.小鸡破壳后短期内就能在母鸡的召唤下跟随属于非条件反射

C.动物也能用叫声传递信息说明语言功能并非人脑所特有

D.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共享时间:2023-10-17 难度:1 相似度:1.33
155103. (2024•华清中学•高二上期中) 德优题库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D.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共享时间:2024-11-27 难度:1 相似度:1.33
156369. (2023•西安中学•高二上一月) 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

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不属于反射

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共享时间:2023-10-17 难度:1 相似度:1.33
155116. (2024•华清中学•高二上期中) 图1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A代表相应激素,B、C代表相应结构,该过程中某些物质或生理活动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德优题库

A.图1中甲代表进食糖类食物过多,饮水过少

B.图1中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与集合管

C.图2中②代表抗利尿激素,则①可代表细胞外液渗透压

D.图2中②代表抗利尿激素,则①可代表机体的尿量

共享时间:2024-11-27 难度:1 相似度:1.33
156340. (2023•师大附中•高二上一月) 尿崩症可分为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和肾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缺乏引起的肾源性尿崩症,患者会出现多饮、多尿、脱水等症状。醛固酮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质内受体结合形成醛固酮—受体复合物,再穿过核膜调节基因表达,生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增加K+的排出和Na+、水的重吸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补充外源抗利尿激素可对部分尿崩症患者进行治疗

B.阻断醛固酮—受体复合物的形成,会造成Na+重吸收障碍

C.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可作为调节中枢

D.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和K+的重吸收

共享时间:2023-10-24 难度:1 相似度:1.33
156328. (2023•师大附中•高二上一月)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类突发且发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研究表明脑卒中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是脑卒中的主要死因。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和肾两种器官密切相关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是脑卒中死亡的诱因之一

C.血液中含氧不足可能引起呼吸加快加深,造成肺通气过度

D.可以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纠正患者酸碱失衡的状态

共享时间:2023-10-24 难度:1 相似度:1.33
155302. (2023•周至六中•高二上期中)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共享时间:2023-11-24 难度:1 相似度:1.33

dygzswyn

2023-10-17

高中生物 | 高二上 | 选择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2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