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细胞膜—磷脂和蛋白质
B.染色质—RNA和蛋白质
C.细胞壁—核糖和脱氧核糖
D.溶酶体—水解酶和DNA
A.DNA只分布于细胞核中
B.核糖体的形成以及某种RNA的合成与结构③有关
C.①为核膜,与线粒体、叶绿体一样具有双层膜
D.④可作为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的通道,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A.伞藻“足”的种类决定形成“帽”的形状
B.伞藻的细胞核可能位于足或柄
C.图示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嫁接后切除再生帽,重复2次,则不再长出新帽
A.细胞的遗传信息库主要与4密切相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2很小,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5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与核质的信息交流有关
D.3的存在实现了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A.①为核膜,因为有核孔故属于全透性膜
B.②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C.③为细胞器,其中线粒体含少量DNA
D.④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A.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经蛋白酶处理后细胞膜的组成和物质运输能力受到影响
C.细胞在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改变
D.动植物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
A.疏水基团排列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
B.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C.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只有磷脂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依赖于细胞膜的接触
时间/天 | 1 | 2 | 3 | 4 | 5 | 6 |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体数 | 81 | 62 | 20 | 0 | 0 | 0 |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体数 | 79 | 78 | 77 | 74 | 67 | 65 |
A.培养一天后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比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多,说明去除细胞核有利于细胞的生存
B.有核部分的细胞仍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是细胞的正常凋亡或者实验操作对细胞伤害所致
C.该实验缺乏对照组,实验数据不可靠,需要再准备100个完整细胞统计存活率
D.该实验数据可以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中心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A.该实验必须选取洋葱根尖分生组织进行切片
B.用酒精洗去浮色的原因是苏丹Ⅲ染液可溶于酒精
C.去浮色的酒精浓度与配制苏丹Ⅲ染液的酒精浓度不同
D.若能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则说明洋葱根尖细胞含有脂肪
A.结构①在细胞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形态
B.结构②与核糖体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
C.结构③仅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A.蛋白A和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
B.如膜蛋白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则该蛋白可能是胰岛素的受体
C.如蛋白质B具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可能消耗ATP
D.如蛋白C具有催化功能,其活性的高低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A.①由两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共同组成
B.②对大分子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RNA是核质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媒介
D.核膜在有丝分裂中会发生周期性解体和重建
A.磷脂和蛋白质
C.多糖和蛋白质
B.胆固醇和多糖
D.胆固醇和蛋白质
dygzswyn
2023-05-15
高中生物 | 高二下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