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该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该基因中(G+T):(C+A)=3:2
C.该DNA中15N存在于含氮碱基中
D.该基因在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合15N的DNA分子占
A.该DNA分子中A:T:G:C=2:1:4:3
B.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300种
C.该DNA第3次复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1470个
D.该DNA连续复制3次,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630个
A.含有14N的DNA占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含有15N的DNA占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
A.DNA分子中碱基对C-G所占比例越大其越稳定
B.复制时,①的断裂需解旋酶,形成需DNA聚合酶
C.若α链中A+T占52%,则该DNA分子中G占24%
D.该DNA的空间结构是由α链、β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A.在DNA双链结构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
B.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对的种类和数目
C.可以通过检测 15N放射性来研究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D.DNA复制时,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同时发挥作用
A.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中碱基之间相互配对遵循卡伽夫法则
C.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某DNA分子内胞嘧啶占25%,则每条DNA单链上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25%~50%
A.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2:2:3:3
C.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60个
D.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连续复制2次,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
A.②③构成DNA分子的骨架
B.①②③结合在一起为一个脱氧核苷酸
C.DNA聚合酶可作用在④上
D.该质粒中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
B.在双链DNA分子中,
C.DNA复制不仅需要氨基酸作为原料,还需要ATP供能
D.DNA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发生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A.染色体是DNA 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 个 DNA分子
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不是 4 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C.在 DNA 分子结构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决定的
A.
C.
B.
D.
A.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C.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摩尔根是最早提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科学家
A.
B.
C.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
D.
dygzswyn
2023-11-16
高中生物 | 高二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