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突触小体(轴突末梢或突触前膜);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多巴胺转运载体活性过强(或多巴胺的合成出现障碍;突触前神经元受损等)
(2)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与B细胞特异性结合并使其激活(合成和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AB;cabad
[解析]
解:(1)正常中脑(向大脑过渡的结构)释放多巴胺的过程中,突触小泡所在的部位是突触小体(轴突末梢或突触前膜),图中的突触小泡已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多巴胺作用于受体后,突触后膜发生的生理变化是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PD是中脑神经元多巴胺含量减少所引起的肌肉障碍,据图推测导致PD模型小鼠多巴胺含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多巴胺转运载体活性过强;多巴胺的合成出现障碍;突触前神经元受损;多巴胺分解酶活性过高等。
(2)RES提高了PD鼠体内T细胞的占比,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对活化后的B细胞所起的作用是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3)由图可知,每组均需使用生理盐水,其中①和②只使用生理盐水,③和④是将生理盐水当做溶剂。RES由肠腔到达神经元需经过的路径是:小肠上皮细胞→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神经元。
故答案为:
(1)突触小体(轴突末梢或突触前膜);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多巴胺转运载体活性过强(或多巴胺的合成出现障碍;突触前神经元受损等)
(2)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与B细胞特异性结合并使其激活(合成和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AB;cab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体液免疫,",属于"必考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