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变化原因可能是后期添加一定量的同种菌种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改变,不再适合该种群生存
D.图④曲线所示为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应维持在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D点增长速率最大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获得最大可持续捕获量应在E点
A.图甲中b曲线对应的是“J”型增长曲线
B.图乙②中曲线的顶点与图甲b曲线的最大值相对应
C.图甲中的阴影部分可代表环境阻力淘汰个体
D.自然情况下种群不可能出现图甲中a曲线所示的增长方式
A.图1、2、3中b、d、f点对应的时刻,种群内部的生存斗争最为激烈
B.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理想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C.图1中b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c点的相对应
D.图2中的c~d段和图3中的e~f段种群的数量都在减少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A.该罗非鱼种群数量在a~c增长,c~e下降,e之后波动
B.其增长率先不变后逐渐减小至零
C.出现图示波动可能与b点时出现强干扰有关
D.该罗非鱼最终的环境容纳量为K2
A.第3年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B.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呈S形增长
C.第3年以前乌鸦种群呈J形增长
D.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A.种群数量的增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B.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C.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因素制约
D.K值是种群在该环境中最大数量
A.图甲为“J”形增长,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B.图乙为“S”形增长,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
C.对濒危动物的保护,应改善其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
D.渔业捕捞过后的种群数量应该在D点左右,此时种内竞争不激烈,种群增长最快
A.图1中t0~t1与图2中b~c时期种群都是增长型
B.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
C.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
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
A.曲线乙显示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
B.若某条件引起该种群的数量发生曲线丙所示变化,则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一般情况下,气候是影响曲线乙中ab段波动的外界因素之一
D.若某条件引起该种群的数量发生曲线甲所示变化,则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食物来源变少
A.2008年~2010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B.2010年~2015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该图直观地反应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A.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该种群K值为K1
D.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
dygzswyn
2024-11-23
高中生物 | 高二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