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ATP水解酶基因表达的细胞不一定发生了分化
B.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就会发生癌变
C.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作为诊断细胞癌变的依据之一
D.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在真核生物体内
A.ATP水解酶基因表达的细胞不一定发生了分化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造血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已分化的细胞
D.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在真核生物体内
A.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组成成分相同
B.UHRF1在核糖体上合成以后沿核孔进入细胞核
C.若EG5功能异常,则细胞分裂可能会停止
D.某些细菌的分裂速度较快,说明其体内EG5的含量较高,染色体移动快
A.APC/C可能通过降解后期抑制因子,促进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对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有助于研究APC/C发挥作用的时期
C.敲除控制APC/C合成的基因,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
D.连续分裂的细胞中APC/C的含量呈周期性变化,S期含量最高
A.甲对应的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B.乙对应的时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C.处于甲、乙时期的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D.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加倍
6-BA(mg/L) | IBA(mg/L) | ||||
0.1 | 0.2 | 0.3 | 0.4 | 0.5 | |
1.0 | 31 | 63 | 58 | 49 | 41 |
2.0 | 40 | 95 | 76 | 69 | 50 |
3.0 | 37 | 75 | 64 | 54 | 41 |
4.0 | 25 | 35 | 31 | 30 | 26 |
5.0 | 8 | 21 | 15 | 12 | 8 |
A.实验结果表明,2.0mg•L-16-BA和0.2mg•L-1IBA是实验处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组合
B.6-BA和IBA影响芽的分化等生命活动,根本上是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C.在6-BA浓度是1.0mg/L时,随IBA浓度增大芽分化率先增大再下降
D.根据表中数据,能说明IBA对芽分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形成
B.同一细胞中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分别是1:2和1:1
C.在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D.在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A.染色单体形成
C.染色体联会
B.DNA复制
D.染色体复制
A.细胞分化贯穿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时期达最大限度
B.衰老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中各种酶活性降低
C.细胞凋亡过程与溶酶体有关,不利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
D.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染色体存在时间比染色质存在时间更长
A.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B.生物体内含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D.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
A.若按分裂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B.图中②为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共有6个DNA分子
C.图中③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也加倍
D.图中④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细胞板上,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A.基因1~6中控制ATP水解酶合成的基因最可能是基因4
B.细胞a~g中生理功能最为近似的应该是细胞b和细胞e
C.组成1~6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均不同
D.a~g各个细胞中染色体上所含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完全不同
A.预计最快约2.2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B.处于该细胞周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12→24→12
C.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比例最大,用时7.9h
D.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细胞种类 | 珠蛋白mRNA | 卵清蛋白mRNA | 胰岛素mRNA | 丙酮酸激酶mRNA |
红细胞 | + | - | - | + |
输卵管细胞 | - | + | - | + |
胰岛细胞 | - | - | + | + |
A.不同细胞可能合成某些相同的mRNA,并表达出某些相同的蛋白质
B.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C.输卵管细胞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基因,也存在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
D.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
dygzswyn
2023-07-21
高中生物 | 高二下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