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4432. (2017•焦岱中学•八上一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材料三
     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预期目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1)材料一所列两位历史人物都属于哪一政治派别?请你再列举出这一政治派别的两位代表人物。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些企业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共享时间:2017-10-15 难度:2
[考点]
洋务运动,维新派和洋务派,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据材料曾国藩和张之洞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列两位历史人物都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清政府内外交困,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2)据材料“ 19世纪70年代,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具有政府控制;面向市场的特点.
3)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但却没有改变真正使国家落后受辱的腐朽的封建制度.所以说.
故答案为:
1)地主阶级洋务派.奕䜣、左宗棠等
2)特点:政府控制;吸收私人资本.(答出任意一点即可)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同意.理由: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他们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因而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点评]
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   维新派和洋务派   ",属于"必考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40955. (2016•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八上期中)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地主阶级发起的自强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近代化。
材料一(清朝统治者)不会轻易地忘掉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这一耻辱。清政府……准备为将来抵御列强而积蓄军事和财政上的力量。……(曾国藩、李鸿章)对西方技术的兴趣是直接由镇压叛乱引起的。在1860年和1862年初,上海英法联军的火力轻易地打退了太平军,这给曾国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材料二 洋务派进行的近代化军事工业建设,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供应工厂燃料等,各类民用企业纷纷出现。即使在洋务运动停办后,许多民间企业也并未消失。
(1)洋务运动打出了什么口号?从材料一中归纳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的目的。
(2)从材料二来看,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3)请列举受洋务运动的影响我国19世纪70-80年代的社会,出现的两样新事物?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1 相似度:1.5
22926. (2019•高新一中•八上一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材料三:“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的名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什么?
(4)由材料三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共享时间:2019-10-29 难度:4 相似度:1.5
87084. (2024•交大附中•八上期中)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唤起民族觉醒。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技术革新】
材料一:洋务运动是清王朝末期的一场政治改革……该运动的发动背景极为复杂,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与军事等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摘自刘芷明《简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1)指出洋务运动的性质。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思想启蒙】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指出材料二中①②事件的领导阶级。B处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请你谈谈这一思想主张的进步意义。
【革命启航】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主力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你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11-28 难度:2 相似度:1
29069. (2023•尊德中学•九上二月) 探究题: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但今天我们依然面对太多挑战,人类要何去何从。
【科技改变生活】
材料一 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的新发明又有哪些?(举出任两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演进中呈现出哪些“新技术新应用”?
【携手应对危机】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局部冲突仍频繁,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和霸权主义并行。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疾病蔓延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蚀、威胁着这个星球。
——《世界通史?当代卷》(2)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根据材料二说说人类今天都面临哪些威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威胁?
【贡献中国智慧】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括中国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了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怎样做的?
共享时间:2023-12-30 难度:2 相似度:1
29906. (2023•高新一中•三模)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中国工业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的某些破坏,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在民族工业产生时期,地主和官僚的投资占一半左右,买办投资亦占颇大比重。但在20世纪以后,就主要是商人投资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在爱国主义的思潮下,有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志之士在艰难中集资创办新式企业。
一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企业是在哪一口号的倡导下创办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年至1919年间 大生纱厂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根据材料一的文字,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举步维艰】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南沿海地区的大批企业毁于炮火或被侵略者掠夺。为了保存中国赖以坚持抗战的有生力量,民族工商业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冒着敌人的炮火,不畏艰辛,内迁到西部地区。国民政府也积极协助工矿企业内迁。1943年,大后方的工厂数已达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资本总额增加164倍。
——摘编自金以林《客观认识“新因素”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中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独创新路】
材料三:
德优题库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此时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切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3)概括上图中我国这一时期工业生产所呈现出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1992年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
【气象日新】
材料四:“百年中国工业之路,历经艰辛。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工业化在战火纷飞中起步。改革开放注入一针强心剂,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如今中国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相信在未来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只会越来越好。”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中国近现代工业化道路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共享时间:2023-03-23 难度:2 相似度:1
22631. (2018•高新一中•八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为什么“求富”?材料一反映出“求富”路上最大的阻碍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德优题库
(2)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指的是材料图表的哪一阶段(写出序号)?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外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钱。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舶来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更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资产阶级在社会政治变革的同时,也对陈旧陋习加以改造,这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发辫、易服饰等法令,推进社会风气的改良。这些新的变化有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前期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4)综合以上所述,说说你的感悟。
共享时间:2019-03-15 难度:4 相似度:1
86874. (2024•蓝田县•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如曾国藩、李鸿章所行而行之者有所增多……但是,从洋务派官员的所言所行来看,他们只限于工业长技方面,而对于政治制度方面则毫无举措。因此,洋务运动只是一种残缺的现代化尝试,其效果亦大失朝野所望。
——摘编自虞和平《全球史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材料二: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梁启超起草《京师大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创办,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三: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实行民主政治。然而,袁世凯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进思想家们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德优题库
注: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存在的不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为宣扬维新变法思想作出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用一例史实说明“《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共享时间:2024-11-15 难度:2 相似度:1
29498. (2020•西工大附中•八模) 近代封建地主阶层掀起以引进先进技术为手段的洋务运动,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其主要地位是                     年,中国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共享时间:2020-06-08 难度:2 相似度:1
29190. (2023•西安八十三中•八上一月)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编号 时间 重要史实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 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6年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72年 李鸿章筹办轮船招商局
1880年 李鸿章创立天津水师学堂
1885年 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
1890年 张之洞筹办汉阳铁厂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有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1)请按“自强”“求富”“办学堂”分类,将材料一中的洋务活动进行整理归纳。(填写编号即可)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共享时间:2023-10-24 难度:2 相似度:1
29829. (2023•铁一中学•八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堂? 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福州船政学堂?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联名上奏:“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各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民国第一位总理唐绍仪等。许多人还在对外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奋勇当先。
——《赴美留学变迁,精英化转向平民化》
(1)依据“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概括课程设置的特点。材料一中“幼童赴美”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直接关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留美幼童计划有何影响?
材料二: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介绍(部分)
        德优题库 创办于1898年7月,是百日维新的产物,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标志着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发展。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办的背景。
材料三:1931-1945年教科书部分章目
教科书 部分章目
《复兴历史教科书》 国耻和民族复兴运动
《新修正标准初中本国史》 日军的暴行
《初级小学补充教材》 战时儿童应有的态度与责任、抗日的民族团结、汉奸的下场
——摘编自《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明这类教科书的时代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2-04 难度:3 相似度:0.83
30743. (2018•师大附中•八上期中) 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近代强国之梦”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型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1)依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并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特点。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请您对材料所述事件的评价。
(4)综合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共享时间:2018-11-13 难度:3 相似度:0.83
29523. (2021•西安二十三中•四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人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摘自边海长《唯物史观下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究》德优题库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材料二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道光二十一二年(1841~1842年),夷船入长江,而全局始震。咸丰十年(1860年),夷兵犯津通,而根本遂危。彼族实能岘我要害,制我命脉;而我所以失事者,由于散漫设防,东援西调,未将全力聚于紧要数处。今议防海,则必鉴前辙,揣敌情。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2)根据材料二,与前代相比,李鸿章对边防安全有什么新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在这之后李鸿章针对中国海防掀起了什么运动?结果如何?并说说造成其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德优题库
2020年1月12日,北海舰队接受的第二艘055型万吨级驱逐舰--拉萨舰,直接提升了我国海上军舰的作战实力,作为中国海军最新型的驱逐舰,055担任着“带刀护卫”的角色,当加入到航母战斗群之后,我国将会建立一支以055为核心的海上舰队力量,主要执行反潜、反舰等主要作战任务,并且对航母的保护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新华社《中国海军又一艘万吨055型驱逐舰拉萨舰正式入编》(3)根据材料三,指出今天我国建设强大海军的意义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加强海防的建议。
共享时间:2021-03-21 难度:3 相似度:0.83
29108. (2023•爱知中学•八上一月)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结合《南京条约》相关内容,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后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李鸿章写给奕?和文祥的书信
图A
德优题库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朱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色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图B
(2)归纳图A人物的核心主张。为实现该主张,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做了哪些具体事情?结合图B材料,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材料三:
德优题库 125年前,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       从容赴死,戊戌变法被扼杀了。 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光绪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
?(3)材料三中应填写的人物是谁?材料认为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场变法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共享时间:2023-10-25 难度:3 相似度:0.83
29954. (2023•铁一中学•三模)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工业兴起】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左宗棠
洋务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下的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从而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列举两例图A人物的贡献。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洋务运动的影响。
【工业发展】
材料二:图B中国近代主要民族工业比例图
德优题库
1895-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本(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95-1911 100 4500 16.7 750
1911-1914 340 5600 31 510
1914-1919 470多 13000 75 1625
(2)列举一例近代民族工业的企业名称。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指出表格材料中近代民族工业在各个阶段得以发展的原因。
【工业振兴】
材料三:
德优题库图C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曾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依据材料三图C,指出③处代表的成就,并概括“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依据材料三文字材料,概括“一五计划”确立的背景。
【工业腾飞】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实行中央集权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发展国民经济。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粗放型、强调高速发展的模式。1978年以来,中国开创了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发展速度合理实在;开始了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发展产业的选择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基本处于优化状态。
——摘编自狄小龙《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模式的演进与选择》(4)依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3-06 难度:3 相似度:0.83
30715. (2020•西安三中•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曾“探访夷情”,主持翻译了许多西方书刊。魏源根据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等资料,变成了《海国图志》一书。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为什么林则徐等人要“探访夷情”翻译西方书刊?
材料二 如图表所示
德优题库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一历史事件?根本目的是什么?依据图二概括该类企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我们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社会思潮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即是“近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4)材料四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综合上述探究用史实证明这个观点。
共享时间:2020-11-13 难度:3 相似度:0.83

gx@dyw.com

2017-10-15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3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