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
1.
(本题3分)
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他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下列选项中,与材料相符的是( )
A.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统一
C.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
D.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必将灭亡
2.
(本题3分)
历史图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如图可以说明( )
A.隋朝经济的繁荣
|
B.唐朝农业的丰收
|
C.唐朝畜牧业的发达
|
D.唐朝手工业技术的高超
|
3.
(本题3分)
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如图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灭掉陈朝
|
B.朱温控制朝政
|
C.五代十国
|
D.陈桥兵变
|
4.
(本题3分)
唐玄宗以后,诗赋才能的高低成为录取进士的主要依据。宋代科举取士,朝着重经义(阐明经典书籍中的道理)、重策论(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方向发展,诗赋等内容退居次席,甚至被抛弃。这一变化有利于( )
A.破除世家大族的官场垄断
B.选拔有治国安邦能力的人才
C.提高官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
D.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
5.
(本题3分)
(岳家军)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这一现象说明( )
A.岳家军作战勇敢
|
B.岳家军纪律严明
|
C.岳家军受到民众的拥护
|
D.岳家军取得了郾城大捷
|
6.
(本题3分)
市舶司从唐中叶开始设立,初仅设广州一地,到宋代则设有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秀州、温州、江阴八处出海口,均设市舶司来管理。这一内容说明( )
A.宋朝时出现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B.宋朝海外贸易十分兴盛
C.宋朝海外贸易税收全归政府所有
D.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
7.
(本题3分)
下列三幅图片直接地反映了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
A.商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农业繁荣
D.文化繁荣
8.
(本题3分)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从中出土的瓷器有13000余件套,很多都是出自“瓷都”。下列选项中有“瓷都”之称的是( )
A.河北保定
B.福建泉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9.
(本题3分)
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荆州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这说明( )
A.火药最先是在南宋发明的
B.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
C.火药武器确保了南宋的安全
D.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10.
(本题3分)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台湾省
|
B.市舶司
|
C.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
D.澎湖巡检司
|
11.
(本题3分)
元朝末年,元顺帝曾经派遣一个使团前往罗马,受到教皇的盛情接待。随后教皇即组织一个多人的使团东来,该使团约在大都居住三年,然后取道海路返回欧洲。这一情景的发生说明了( )
A.元朝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元朝时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元朝时的对外交流主要体现在宗教领域
D.元朝时中国人最远到达的地区就是欧洲
12.
(本题3分)
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将这些发明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13.
(本题3分)
美国在1933年翻译的《水浒传》,是最好的《水浒传》译本,它的译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个译本是由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赛珍珠所译。下列有关该著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著作以“官逼民反”为主题
B.该著作中的人物全部是梁山好汉
C.该著作为罗贯中呕心沥血之作
D.该著作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处于鼎盛时期
14.
(本题3分)
“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排挤异己,独揽大权,党羽遍布朝廷内外。一帮趋炎附势之徒称他为‘九千岁’。”这种现象说明了当时( )
A.经济陷于崩溃
|
B.皇帝不理朝政
|
C.农民生活艰难
|
D.吏治腐败,宦官专权
|
15.
(本题3分)
表为不同史籍有关李自成起义的记述。据此可知起义军主张( )
出处 |
记述 |
《李自成传》 |
“免粮” |
《明史》 |
“迎闯王,不纳粮” |
《明书》 |
“三不征(粮)” |
A.赈济灾民
B.平买平卖
C.严明军纪
D.减免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