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1.
(本题2分)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 )
A.力主禁烟
B.缉拿烟贩
C.收缴鸦片
D.虎门销烟
2.
(本题2分)
如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 )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3.
(本题2分)
“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材料中“它”的领导者是( )
4.
(本题2分)
江南制造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
B.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
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
D.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
5.
(本题2分)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开设工厂
|
B.割占土地
|
C.增辟通商口岸
|
D.获得赔款
|
6.
(本题2分)
如表可以用来说明,维新变法运动( )
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的活动 |
活动 |
内容 |
建立学堂 |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
创办报刊 |
《国闻报》《知新报》《时务报》 |
组织学会 |
强学会、南学会、农学会 |
A.抨击了封建道德
B.学习了西方科学技术
C.促进了思想启蒙
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7.
(本题2分)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今之时局,恰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改,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8.
(本题2分)
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树立铭志之。”。此战后( )
A.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B.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D.革命开始成为中国的时代主流
9.
(本题2分)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副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二次革命
C.黄花岗起义
D.护国战争
10.
(本题2分)
“我们抛弃了之乎也者,学做白话文。我们也把红楼水浒做圣经宝典来研究,又竭力阅读西洋名著。”这种状况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11.
(本题2分)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奋。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据此,我们可以得出( )
A.五四运动爆发的诱因
B.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学生
D.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2.
(本题2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党的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13.
(本题2分)
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
14.
(本题2分)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15.
(本题2分)
1935年5月,苏联《布尔什维克》杂志刊登了《在中国红军的前线》一文,首次报道了红军自苏区出征至1935年3月的情形并指出长征是“真正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的卓越范例”。下列有关长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征的原因是博古、李德的右倾错误导致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红军渡过金沙江,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
D.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6.
(本题2分)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中国抗战历史后整理了如图所示的图片,你认为他们小组汇报的主题是( )
A.得道多助 国际支援
B.浴血疆场 民族壮歌
C.同舟共济 全民抗战
D.港澳侨胞 力援救国
17.
(本题2分)
2015年6月9日《参考消息》登载了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王志国一篇文章“‘十四年抗战说’蕴含多重意义。”文中“十四年抗战说”是把哪一事件作为抗日战争的开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
B.淞沪会战
|
C.武汉会战
|
D.七七事变的爆发
|
18.
(本题2分)
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
A.国共十年对峙的开始
|
B.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
C.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
D.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
|
19.
(本题2分)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直接证据是( )
①1995年拍摄的电影《南京1937》
②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长度达105分钟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
③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在1937年详细记录的日军杀人暴行
④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夏淑琴全家9口人被杀7口,她被刺伤后从死人堆里爬出
20.
(本题2分)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则报道记述的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
B.徐州会战
|
C.武汉会战
|
D.第三次长沙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