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试卷总分:60分 命题人:dyczlszl 考试时长:120分钟
选项 | 历史史实 | 历史结论 |
A | 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都江堰 |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 |
B | 秦朝修筑万里长城 | 秦朝疆域不断扩展,空前辽阔 |
C | 隋朝开凿大运河 |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D | 明朝营建北京城 | 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
A.A
B.B
C.C
D.D
时间 | 1840年 | 1842年 | 1845年 |
输华商品总值(万英) | 52.4 | 96.9 | 239 |
A.中国大片领土被割让 | B.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
C.英国对华走私鸦片 | D.英国开始在华投资设厂 |
A.大大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B.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C.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D.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A.政治协商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村民自治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十二铜表法》 | B.《罗马民法大全》 |
C.《拿破仑法典》 | D.《查士丁尼法典》 |
时间 | 国家 | 科学家(公司) | 主要发明(技术)及意义 |
1867年 | 瑞典 | 诺贝尔 | 现代炸药,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1883年 | 德国 | 戴姆勒 | 汽油内燃机,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
1913年 | 美国 | 福特汽车公司 |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
A.科学研究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B.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C.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D.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 |
新文化运动健将们对全盘西化和因循守旧的清醒认识,不仅拓宽了思想启蒙的领域和视野,而且促进了中国人探索适合本国道路时代的来临,中国近代社会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 ——摘编自朱建磊《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与社会变革的历史回眸》 |
![]()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勾画中国式的现代化蓝图时,注重用世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未来方向。……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为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启了建国以来又一次较为明显的社会转型。 ——摘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了欧洲列强主宰全球的旧时代,开创了世界战略新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苏联更加强大,使社会主义超越一国范围而成为一个世界体系。二战前夕,亚非拉地区只有31个独立国家。二战后,100多个国家相继挣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内部普遍存在着两种情绪:一是对法西斯进行彻底清算的欲望,二是对社会平等和民主的渴求。这两种情绪导致的结果是:要求变革的主张得到各阶层的普遍支持和认同,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导向。 ——摘编自彭训厚、徐新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启示》 |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 ||||
全世界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
1965年 | 2003700 | 698600 | 317570 | 91290 |
所占% | 100 | 34.88 | 15.85 | 4.56 |
1973年 | 231125666 | 259899 | 6255762 | 4214204 |
所占% | 100 | 27.08 | 27.02 | 18.23 |
ba@dyw.com
2021-04-10
初中历史 | 中考 | 难度:1.47
下载试卷 | 收藏 |
平行组卷 | 细目重组 |
试卷分析 | 加入白板 |
加卷篮 | 更多功能 |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