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共24分)
1.
(本题2分)
由于多年战乱的影响,汉朝建立后,社会面临诸多的困难。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实行科举制度
|
B.实行“推恩令”
|
C.休养生息政策
|
D.实行刺史制度
|
2.
(本题2分)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 )
A.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
|
B.唐朝杂剧艺术的繁荣
|
C.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
|
D.唐朝中外交流的频繁
|
3.
(本题2分)
元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在新疆和台湾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A.设北庭都元帅府、建立澎湖巡检司
B.设伊犁将军,建台湾行省
C.设安西都护府、建立澎湖巡检司
D.设北庭都护府,建立澎湖巡检司
4.
(本题2分)
为了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史上掀起了一场旨在批判封建思想的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
A.民主与科学
|
B.“三民主义”
|
C.“扶清灭洋”
|
D.“自强”“求富”
|
5.
(本题2分)
1937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向全国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到国共两党“达成谅解”而“共赴国难”。这一事件标志着( )
A.国共两党开始进行北伐战争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人民解放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6.
(本题2分)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的完成
|
C.三大改造的进行
|
D.“一五计划”的进行
|
7.
(本题2分)
两个集合的交集是含有所有既属于一个集合又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小明同学为了寻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十三大的共同点,制作了如图集合。你觉得交集处的内容最合适的应该为( )
A.都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都冲破了“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C.都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都形成了新一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8.
(本题2分)
下列两组图片可用于研究( )
|
 |
晚清时期女子 民国时期的行人 |
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衣着 21世纪中国女性着装 |
A.近现代出行方式的改变
|
B.近现代城市化发展
|
C.近现代的社会变迁
|
D.近现代的服饰变迁
|
9.
(本题2分)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有( )
①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②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③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④在庄园中诞生了西欧文化
10.
(本题2分)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一个年代尺,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②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③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封建帝国
④发生在资本主义制度扩展时期
11.
(本题2分)
下面史实体现的主题是( )
①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②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
B.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
C.资本主义制度没落
|
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
|
12.
(本题2分)
阅读下面表格,其内容说明这一时期苏联( )
1926-1940年斯大林执政时期经济数据
|
增长 |
年均增长速度 |
重工业 |
18.4倍 |
21.2% |
轻工业 |
6.2倍 |
14.1% |
农业 |
26% |
1.5% |
A.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B.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政府对经济的建设不够重视
D.突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