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
(本题2分)
14-16世纪被称为“发现人的时代”,它指的是( )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的开辟
|
C.《人权宣言》的发表
|
D.《共产党宣言》发表
|
2.
(本题2分)
为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作出决定性贡献的科学家是( )
3.
(本题2分)
奥劳达?埃奎亚诺(1745~1797)是西非贝宁人.他十岁时和姐姐一起被奴隶贩子从家中抓走,当时,他的父母正在干农活.他做了二十一年的奴隶,后来,他买回了自由,并毕生为反对奴隶贸易而斗争.他在1789年的自传中,描绘了“中程”的可怕情景.与他的经历有关的事件是( )
A.“三角贸易”
|
B.埃及独立
|
C.纳米比亚独立
|
D.印度民族大起义
|
4.
(本题2分)
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5.
(本题2分)
“她(见图)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这位杰出女英雄是( )
A.委内瑞拉人
B.英国人
C.哥伦比亚人
D.印度人
6.
(本题2分)
对文艺复兴的如下表述,错误的是( )
A.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
B.是一场文化复古运动
|
C.但丁是运动的先驱
|
D.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
|
7.
(本题2分)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材料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马可?波罗来华
|
B.新航路的开辟
|
C.三角贸易
|
D.工业革命
|
8.
(本题2分)
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亿是魔鬼!有人说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是一个“暴发户”。这里的“他”是指( )
9.
(本题2分)
小海同学将某一历史人物的主人事迹及贡献概括为:“军队统帅、战功显赫;拒戴王冠、甘为布衣;宪法立国、美国奠基;道德操守、百世流芳”。据此可知,该历史人物是( )
10.
(本题2分)
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每年的这一天,法国人民都要隆重纪念这个带给他们民主、自由的日子。这缘于下列哪一事件?( )
A.攻占巴士底狱
|
B.发布《人权宣言》
|
C.成立巴黎公社
|
D.建立第一共和国
|
11.
(本题2分)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之处在于( )
A.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B.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
C.结束封建专制,确立共和政体
D.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共和国
12.
(本题2分)
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制
13.
(本题2分)
一百多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计划穿越大西洋到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线的航海家是( )
14.
(本题2分)
14-16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 )
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法国大革命
15.
(本题2分)
伊达尔哥、玻利瓦尔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者
B.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C.新航路的开辟者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的领导人
16.
(本题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
B.电力的广泛应用
|
C.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D.原子能的重大突破
|
17.
(本题2分)
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的是( )
18.
(本题2分)
印度民族大起义中首先起义的是( )
19.
(本题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
20.
(本题2分)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主要是因为( )
A.公社成员都是工人
B.公社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公社委员会由工人组成
D.公社的一系列革命措施都是为工人服务的
21.
(本题2分)
首次提出阶级斗争学说,系统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理论文献是( )
A.《人权宣言》
|
B.《独立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权利法案》
|
22.
(本题2分)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摘自图所示著作).这里的统治阶级主要指的是( )
A.天主教会
B.封建君主
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
23.
(本题2分)
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 )
25.
(本题2分)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工业革命②宪章运动③拉美独立运动 ④印度民族大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