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
1.
(本题3分)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根据化石复原的某远古人类的头部特征是: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颗骨突出,嘴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以此头部特征推断该远古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
(本题3分)
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各项与你的生活场景不相符的是( )
3.
(本题3分)
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关于他们的传说,正确的有( )
①炎帝会制作乐器琴瑟
②黄帝发明了弓箭
③黄帝会挖井、造船
④炎帝会缫丝
4.
(本题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天下为家”的主要标志是( )
A.禅让制的出现
|
B.世袭制的出现
|
C.公有制的出现
|
D.私有制的出现
|
5.
(本题3分)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③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夏朝的建立
B.夏朝火亡
C.商朝建立
D.西周建立
6.
(本题3分)
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 )
7.
(本题3分)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8.
(本题3分)
重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最终成就霸业,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9.
(本题3分)
成语故事是历史的再现。下列成语中,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的有( )
①退避三舍②卧薪尝胆③破釜沉舟④纸上谈兵
10.
(本题3分)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的情况。下列战争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城濮之战
11.
(本题3分)
2019年5月,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讲道:……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与这些思想主张所对应的思想学派分别是( )
A.儒家、墨家、道家
|
B.儒家、法家、道家
|
C.法家、道家、兵家
|
D.儒家、道家、兵家
|
12.
(本题3分)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一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工程是( )
13.
(本题3分)
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
14.
(本题3分)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是( )
15.
(本题3分)
下列秦朝实施的政策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是( )
①焚书坑儒
②严刑苛法
③频繁征调过重的赋税和徭役
④统一文字